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利比亞戰事的四種結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10:56:29  


 
  三、利比亞實際上一分為二,陷入僵局。從某些方面看,美國及其盟友的軍事干預已經造成了一個分裂的利比亞,反抗者恢復了對東部大片地區的控制,卡扎菲則控制著西部。利比亞有可能要麼陷入一場激烈的內戰,要麼陷入一場內部冷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美國及其西方和阿拉伯盟友將面臨一系列令人為難的問題。他們是否要做出無限期、代價高昂的承諾,繼續保護班加西和其他反抗者控制的地區不受利比亞政府軍的攻擊?他們是否願意養活困在這些地區的利比亞人,直到漫長的僵持局面打破為止?抑或,他們是否會通過武裝甚至訓練叛軍來改變形勢?這種做法將超出目前聯合國授權的只是保護平民的行動範圍。

  四、卡扎菲及其兒子們拖疲西方,然後在全世界對利比亞失去興趣的時候把反對派消滅掉。要知道,在聯合國授權設立禁飛區後,伊拉克的薩達姆還是挺了10年。他只是找到了其他方法來遏制內部敵人,而全世界卻承擔了養活他們的費用。《華爾街日報》寫道,“卡扎菲今年68歲,已經統治利比亞近42年,期間美國換了七位總統。他上台的時候,奧巴馬才上小學三年級。在執政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受到國際社會的唾棄,卻仍繼續統治著利比亞。他最大的資本或許並不是他的軍隊,甚至不是他的石油,而是他是一個知道如何耐心等待的怪人。”

  2011年03月30日04:54 來源:東方早報 

鏈接:利比亞危機出路何在

  2011年03月30日01:33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有關國家對利比亞的軍事打擊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目前還看不出有任何結束的跡象。軍事行動發起國的領導人現在也都承認,空中打擊並不能達到目的,利比亞的危機還需要通過政治途徑來解決。

  有關國家領導人在發起對利比亞軍事打擊前後曾多次表示,其“政治目標”是迫使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下台。顯然,靠軍事行動不能實現上述“政治目標”。首先,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並沒有給“多國聯軍”這樣的授權。如果公開聲稱軍事行動目標是“更迭利比亞政權”,這有悖國際法理,無疑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及其國內輿論壓力,軍事行動聯盟也可能瓦解。

   其次,空中打擊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個“僵局”,利比亞陷入長期內戰和分裂,導致局勢失控。這樣的結局,顯然也是有關各國所不願看到的。

  再次,如果把軍事行動的目標定位為“推翻卡扎菲政權”,可能不得不投入地面部隊,這對美國等參與國來說都將是不堪承受之重。奧巴馬也承認,美國不能通過出兵來實現利比亞“政權更迭”,重蹈伊拉克戰爭的覆轍。他說:“讓這種事在利比亞重演,我們承受不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