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當代中國為什麼沒有了貴族?

http://www.CRNTT.com   2011-03-30 14:03:12  


 
  4、貴族精神的實質

  儲安平在其《英國采風錄》中,還記述了他對英國貴族和貴族社會的觀察。他這樣寫道:“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感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用當年法國政治學家托克維爾的話來說:貴族精神的實質是榮譽。

  貴族精神跟物質條件,有的時候可以說沒有什麼關係。

  就像當年張愛玲所說的,舊上海公寓裡的那個電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領帶打得整整齊齊,才肯出來給顧客開電梯,這也體現了一種貴族風度。

  還比如,像許紀霖教授所說的,有一個下崗的三輪車夫,靠自己蹬三輪車的微薄收入,養活了幾十個孤兒,一個一個送他們去上學,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具有一定的貴族精神。所以說,貴族精神說離我們說遠也遠,說離我們近也很近。那就要看我們每個人是如何定義中國的精神貴族。

  至於說到英文裡的noble,除了有“貴族”的含義外,還有“出身高貴的”、“高尚的”、“偉大的”、“崇高的”、“卓越的”、“輝煌的”等含義。

  所謂通常意義上的“貴族精神”,其實包括諸如高貴的氣質、寬厚的愛心、悲憫的情懷、聖潔的精神、承擔的勇氣;以及堅韌的生命力、人格的尊嚴、人性的良知、不媚、不嬌、不乞、不憐;始終恪守“美德和榮譽高於一切”的高貴人生原則。

  以此而觀照當下的中國社會圖景,真正的 “貴族精神”,並不必然地為當下那些自認為“貴族”,其實無不是爆發富們所壟斷。我等平民只要不斷努力學習,堅持依照世界通行的對貴族的定義,而刻誠刻艱塑造自己的高貴人格,同樣是可以成為具有“貴族精神”的中國貴族。只不過當下散發著銅臭熏天的中國社會,這樣的貴族普遍被那些趨炎附勢的可憐蟲們當做傻子對待而已。

  如今,只要我們環顧自己的四周,對那些無知無識的可憐小民們而言,他們對貴族的理解是:擁有高檔住宅、豪車、美女如雲、消費歐洲奢侈品、子女入學“貴族學校”和出國留學等等。他們崇尚這樣的貴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種對形式主義的貴族生活自我想象而已。他們根本就不是表現在人對精神和審美的追求上,而是體現在揮金如土、綾纙綢緞、花天酒地的對金錢和權勢的病態趨之若鶩上。在這些人眼裡,貴族化中的“貴”,就是華麗、氣派、顯赫、奢侈等形式。那些無良的傳媒,傳遞給我們的也是一種錯覺,其告訴給大眾的信息,就是這種和真正的貴族文化毫不沾邊的虛榮和幼稚的形式氛圍。這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惡俗貴族文化,實際是一種膚淺、粗糙、低劣、惡俗的文化氛圍。

  從最通常的意義上說,如果一個社會真要重建真正的貴族精神,就應該有三根重要的支柱必須立起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