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藥家鑫案報道的傷在何處?

http://www.CRNTT.com   2011-04-01 12:17:18  


 
  李玫瑾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因為我們在刑法上,自首是一個很重要的減刑的、從輕的機會,也就是這麼一個條件。我個人覺得這個案件現在還要考慮其他一些因素。一個就是他能不能取得被害人的諒解,因為我們在司法過程中,我們要考慮的是雙方,而不是一方,所以他的態度,以及他現在所有的這些表現,包括他案後的自首,以及他家人的表現,可能在法庭上都會考慮。所以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

  主持人:

  您是搞犯罪心理學的,您從目前得到的關於這個孩子的報道,您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年輕人?

  李枚瑾:

  首先說了,非常遺憾,我覺得他是受過一個良好的音樂教育的。因為我們常常說,音樂可以熏陶人的這種情操。但是這個事恰恰發生在一個喜歡音樂,而且鋼琴已經達到很高水準的這樣一個大學生身上。所以我覺得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作為一個大學生,他能進入到這個層面的話,很多人的認知,應該說他心理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成熟的水準,他能夠知道一個事情的輕重。

  但是當這個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最開始不能理解,他本來是一個很輕的事情,為什麼卻做出了這麼一個結果。所以我覺得這裡面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覺得就是藥家鑫在成長過程當中,他心理的發展過程缺失了很多的東西。從目前來看,我認為缺失的很重要一點是他的觀念。我們常常說一個人做與不做就在一念之差,就有一個問題了,這個念是什麼?念我們常常說是人的心理當中的心理的制動的東西,什麼叫制動?比如車要開起來,必須要有刹車,如果沒有刹車,這個車開起來是非常危險的。心理也一樣,當你有需要,你有欲望,你有很多努力的時候,哪些事情該停,這個停與不停取決於什麼?一個,除了你的能力不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觀念。

  主持人:

  您說這個問題,當我們看藥家鑫這個年輕人成長背景的時候,他父母都在,而且父母對他嚴加施教,所以他才能今天上了一個非常好的大學,而且受的是專業的音樂教育,他才能有今天,那為什麼他會在這方面,比如說在人生哪些方面,框框這方面會有這麼大的缺失?

  李玫瑾:

  這個問題我覺得特別好。也就是說我們要明白,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我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心理撫養。心理撫養是什麼意思?現在很多孩子,可能我們給他一個很好的家庭物質條件,讓他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整個這個過程你覺得已經塑造了一個有能力,能夠自食其力,而且能夠很有修養、很有禮儀的人。但是他中間會有一些心理上的缺失,心理缺失來自於哪?比如說情感上的叫親子陪伴,這個陪伴和不陪伴,對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第二,在他耳邊經常嘮叨。比如我經常見犯罪人會問他們一個話,就是你從小到大,你印象當中媽媽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尤其是管教你的時候是什麼話,我們就會發現很多犯罪人皺著眉頭想半天說,不記得了。說明什麼?說明他沒有耳邊的嘮叨,這個嘮叨一個是沒有,一個是可能他根本不記得。這個東西的結果是什麼?他就沒有觀念,比如有些孩子會告訴我說,我爸爸常說的一句話叫“人窮志不窮”,還有的說“丟什麼不要丟面子”。

  像這些問題都讓我們看到是平時家庭的這種心理上的東西給予孩子的非常重要,而我們看到藥家鑫他從小到大練琴,父母只是讓他練琴,甚至把他關到地下室去讓他去練。剛才我講的這兩個東西都很少。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知道,練琴它有什麼特點?包括我們看郎朗,他介紹他的情況,曾經他父親跟他講,你不好好練,我就把你弄到樓下,然後我也跳樓。所以人在這種情況下,他有一種被迫的和強制的背景,他往往會變得慢慢冷漠下來,這種冷漠他可能會練得很好,但是什麼都不當回事了。所以我覺得他缺少的是一種心靈上的交流和這種心理撫養,交流的情感和觀念這兩個東西我認為他有缺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