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界環境劇變壓縮央行政策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1-04-11 09:10:53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訊/今年確定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兩會”將“穩定價格總水平”放在政府首要工作位置上後,央行逐步將貨幣政策目標從原先的經濟增長、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多重目標轉向於偏重於“穩物價防通脹”。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經濟學會理事劉滿平文章表示,按理,央行貨幣政策應被賦予了“尚方寶劍”,不必像過去那樣過多地受“促進經濟增長”目標的掣肘;可遺憾的是,央行這幾次提高準備金率和加息,給人的感覺好像每次加息是對通脹的事後確認而不是提前預知和遏制,而且還是“被動和事後選擇”:跟CPI上升速度比,每次提高準備金率和加息都顯得緩慢和滯後,而且每次加息似還都是對遏制通脹的試探,被迫出手。4月6日這次加息,可以明顯看出是外界環境逼迫使然。

  文章分析,往外看,全球通脹壓力日益突出,新一輪加息周期可能很快來臨,中國也被迫進入加息周期。央行之前對加息相對謹慎,主要原因是擔心全球經濟復甦基礎不牢固,經濟發達體與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表現不同、政策不協調,特別是美、歐、日對加息的不同步,如果中國貿然大幅加息,不但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刺激熱錢進一步流入。如今,2011年一季度過去了,國際經濟和金融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高通脹已成大多數國家面臨的主要問題,美、歐貨幣轉向將成定局。歐盟統計局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通脹率從2月的2.4%升至2.6%,為29個月來最高水平,並且是連續第3個月超過歐洲央行設定的通脹控制目標。早在一個月前,歐洲央行官員便已發出信號稱,隨著歐元區通脹率突破2%上限,該行將把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這將是該行2008年7月以來的首次加息。隨著經濟復甦的加速和通脹的不斷走高,美聯儲成員對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的態度也已發生了細微變化,多個州的聯儲主席認為美國經濟已不需要進一步的寬鬆政策刺激。輿論分析大都將之視作美聯儲正在試探著發出政策轉向信號,或可早於歐洲央行加息。類似的還有英國,目前通脹率為4.4%,是英國央行目標水平的兩倍多,預期英國央行將繼歐洲央行後於今年夏季加息。新興經濟體受全球貨幣寬鬆影響比發達國家更深,亞洲新興經濟體通脹嚴重。為控制通貨膨脹,印度、韓國等新興經濟體紛紛開啟了加息“閥門”,進入了加息通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