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入選“非遺”:古琴、昆曲和香

http://www.CRNTT.com   2011-04-28 14:10:09  


 
  假貨應運而生

  所有市場人士都不願指認哪個市場多為假貨,也不願詳細指認何種商品假的可能性最大。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某香鋪老板只能說:“老實說,手串、擺件之類的東西,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假的。一件金絲棋楠掛件,售價上千元,一件印尼沉水手串,售價兩三千元。賣得不對,也很讓人糾結的。”

  據稱,上海的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二十幾萬的棋楠手串,也有人買,一旦買錯,就虧大了。

  造假的方法也是很“先進”的。鑒別沉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放進水里,沉香就自然會沉入水底,於是造假者通過高壓方法使沒有結香的沉香木收縮,增加密度,掂分量時也很沉實。再加入低廉而氣味濃烈的藥渣煮、蒸或添加化學香精,做出的假沉香很容易蒙過初入此道的人。業內人士稱此為“藥沉”,有一股陳宿味或中藥味。真正的沉香油性大,油脂含量越高,價值就越高,表面會有一種蠟質。為達到這個效果,造假者也在表面塗上化學塗料,模擬自然表層。

  那麼如何辨別沉香的真假呢?黃禮君教了記者幾招。首先是觀外形、看顔色。假的沉香幾乎沒有木質的線路,真沉香是有白色、黑色相間的紋路。假沉香用打火機稍微點一下,可以聞到與普通木頭相似的焦火氣。如果是真棋楠,燒一下就聞到它的本來香氣。

  再比如一段頂上棋楠,要經歷數百年才修煉成材,質地較軟,不像沉香油脂堅硬,因此可將細屑團成丸狀。其油脈很細,肉眼看不到。用20倍的放大鏡才能看到每一條纖維中間的空隙有金色毛狀油脂腺緊細結合在一起。如果用刀削,削下來的香會卷成圈圈。

  自稱“沉香平民”並以此來進行香學普及的黃禮君還認為線香也有摻假的,沉香粉很昂貴,為降低成本,有人就將別的材料摻進去,並添加化學助燃劑和香精,但香氣就不純了,會有焦火味。黃禮君在台中開設了一家香品作坊,由他弟弟根據他的研究成果或特殊要求做。記者在採訪時還品賞了一味剛剛研發成功的香品,但他一再囑咐不能透露。他說:“我們做香講究提香、凝香、聚香、飄香、留香,香味出來有前調,中調,後調,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厚度,還有就是能夠留香。好的香,香味可以保持很久,人離開一段時間再回來,滿屋雅香。而摻假的香就不能達到這個境界。”

  王鴻定告訴記者:“好的線香,黏合劑不能超過14%,但也不能少,否則黏不起來。黏合劑也要用好的,楠木泥就是很好的輔料。極少有人用上等棋楠做線香的,成本太高啊,消耗不起。如果香鋪老板說他的線香是上等棋楠做的,就要小心了。”另外,經營者能否通過正規渠道獲得正宗的原材料,也是保證香品等級的關鍵,王鴻定的合夥人在越南采集、經營香料15年,與當地香農熟悉,所以能獲得好的香料。王鴻定說:“一般香坊用印尼、馬來西亞出產的沉香做線香。我用幾千元一克的越南沉水紅土加工線香,在整個中國,甚至在東南亞就是非常誠信的,也保證了香品的優質。我要讓香客享受到真正古雅的香氣。”

  “初入此道者,不要被各種複雜的名堂所嚇住,本真是香氣,如果香氣對頭,基本可以保證品質了。”王鴻定還強調說。而玩香頗有心得的江蘇作家荊歌也持這個觀點,他認為不必拘泥於沉土或沉水,香味才是第一要義。

  來源:新民周刊 2011年04月13日14:35  題:《盤點中國傳統消遣:古琴昆曲和香入選“非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