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打“肥貓”殃及“好貓”

http://www.CRNTT.com   2011-04-19 12:07:56  


 
  當台灣故步自封的時候,其周邊地區正迅速崛起。大陸以每年經濟增長率約10%的驚人速度吸引了一眾跨國公司前往“掘金”。而大陸也積極網羅人才,為保持經濟增長不斷補充新血。在“十二五”規劃中,大陸就把引進海外專才作為發展戰略之一。與大陸語言相通、文化相近的台灣無疑成為大陸獵頭公司的首選對象。台灣工研院一名經理日前被大陸民營企業挖角,這名經理及眷屬在台灣的年薪約新台幣一百五十萬元,對方大手筆出價人民幣一百五十萬元(將近新台幣七百萬元)。另一名工研院退休主管,最近也接獲大陸工研院邀約,除高薪利誘,還允諾送別墅,希望借重他在科技產業界的長期人脈,介紹更多人到大陸工作。

  工研院被挖角,不過是台灣人才流失的“冰山一角”,近年已有一些台灣學界、科技界、金融界、醫界等領域的專業人才跳槽大陸。此外,台灣的“準人才”也是大陸青睞的對象。從今年開始,大陸高校免試招收台灣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由“學測”的頂標級擴大至前標級,換言之,台灣每年約有3萬優秀畢業生可登陸深造。

  僵化的制度也是造成台灣人才流失的原因。最近台當局為了防止公立企事業單位的職缺成為“酬庸交易”,祭出“打肥貓條款”,對公立企事業單位人員的月薪設限,最高不得超過新台幣18萬元,結果“一竹竿打掉一船人”,一些確實具有專業知識和認真工作的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因而備受打擊。而台灣工研院面臨“跳槽潮”,與此不無關係。反觀香港的“挖角之道”則具有高度靈敏性。例如,港府為了吸收震後日本的國際人才而大開綠燈,移居香港的手續只需兩個工作天即可完成。

  “人才戰”不僅在兩岸三地展開,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不無為引進專才絞盡腦汁。說到底,“人才戰”的本質就是經濟實力的較勁,看來,“銀彈”不充足的台灣還要加把勁。作者:朱穗怡 來源:2011年4月19日 04:30:12 大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