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增強國際貨幣體系穩定性才能有效抑制通脹

http://www.CRNTT.com   2011-04-21 08:27:56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訊/眼下,通脹陰影正籠罩著世界經濟。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表示,上周國際油價持續刷新兩年半高點,最高達每桶112.79美元。國際金價也站上1460美元高點,再創歷史新高。油價和金價的上漲主要是受到西亞北非地區局勢動蕩以及美元走低等因素的刺激。同時,對油價帶來支撐的還有經濟基本面。儘管不確定性因素不斷,但美國等發達經濟體仍保持了復甦態勢。

   就金價而言,近期葡萄牙等國頻頻遭到評級機構降級,引起了投資人對歐債危機可能惡化的擔憂。而且,油價高漲引發的全球通脹憂慮,又對金價構成支撐。而作為大宗商品計價貨幣的美元連續下跌,也推高了原油和黃金價格。由此,原油和黃金價格的上漲,自然就帶動了大宗商品價格整體出現上揚。過去幾周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已累計上漲近7%。如果以原油和黃金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高漲勢頭不止,可能進一步增大全球通脹壓力,危及世界經濟復甦。

  為此,全力對抗通脹已成為全球共識。

  文章稱,事實上,新興市場經濟體早已走在了世界前列。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土耳其、印尼、秘魯、泰國以及韓國等央行都紛紛加息,以應對通脹威脅。4月7日,歐洲央行宣布加息,正式打響了對抗通脹的“第一槍”。據歐盟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由於能源和食品價格上漲,3月歐元區按年率計算的通脹率比2月增加0.2個百分點,達到2.6%,是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值,大大超出歐洲央行為維持物價穩定所設定的2%的警戒線。而歐洲央行的加息,也必定會刺激英、美央行盡快放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轉而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

  在英國,截至今年2月的12個月通脹率升至4.4%,較該國2%的通脹目標翻了一番。接下來幾個月,英國通脹率上升之勢可能比英國央行預期的更顯著,且存在突破5%的風險。所以,各方預計英國央行5月初即會進入加息通道。在美國,去年經濟增速達到3.1%,美聯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都調高了對美國經濟增長速度的預期。同時,隨著石油價格節節高漲,美國目前的通脹形勢也趨於惡化。據《華爾街日報》統計,過去兩個星期,有13個聯儲級官員發表過23次言論,要求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甚至認為年底就要加息。而且,最近能源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給美國的通脹預期帶來上行壓力。至於日本方面,情況比較特殊。由於遭受連續強震災害,所以,即便是國內物價上漲,可能也會暫緩進入到對抗通脹的序列中。如此看來,除日本之外,歐美以及新興市場經濟體對加速進入緊縮的判斷已經形成主流認識。

  文章指出,對於如何對抗通脹,各國須加強在貨幣金融等政策方面的有機協調: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