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澳大利亞在中美之間要走好平衡木

http://www.CRNTT.com   2011-04-26 08:39:45  


  
  但2007年12月陸克文的工黨政府上台後,中澳關係出現了明顯的翻覆。霍華德處理中澳關係成功的地方,正是陸克文失足之處。能講一口流利中文、被譽為“中國通”的陸克文,在對華關係上好像惟恐被貼上“親華”標簽似的,刻意與中國保持距離,對美國卻親近有加。當年陸克文訪美與國務卿希拉里共進午餐時,明確表示自己在對華政策上,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主義者”,同時提出了多項強硬的對華政策主張。到了2009年,中澳關係更是因熱比婭訪澳、力拓間諜案等事件進一步下滑。特別是這一年的5月,陸克文政府在《國防白皮書》中,明確將“中國威脅”作為其強化軍力的借口,並稱“是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引發了鄰居們的擔憂。” 

  到了去年6月,陸克文在工黨內部遭遇副手吉拉德的“逼宮”,並輸掉了黨首選舉,同時丟掉了總理職位。澳大利亞迎來了歷史上的首位女總理——吉拉德。中澳關係也被寄予了新希望。 

  此前,吉拉德在陸克文政府中擔任副總理,並兼任教育就業和勞工關係部長,並無外交工作經驗,吉拉德本人也坦承,“外交政策不是我熱衷的。”澳大利亞媒體把吉拉德的外交能力比喻為“一個剛學開車的人”。但也有澳洲媒體認為,吉拉德沒有外交經驗對中澳關係也許是個好事,因為這可以讓其甩掉陸克文留下的包袱,另起爐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