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幸好是蔡英文出線

http://www.CRNTT.com   2011-04-29 09:03:12  


 
  另外,也有一種說法,是連最受泛藍支持者歡迎,因而他們最願意表達自己投票傾向的《聯合報》所作的民調,也呈現“馬英九敗在蔡英文手中”的結果,是泛藍民眾希望能籍此警告馬英九,不能“自我感覺良好”,必須要有“危機感”,趁現在距離投票還有九個多月的時間,趕快自我糾偏,改善作風,並真正“硬”起來,否則就“神仙都沒得救”。

  上述兩種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所幸的是,現在距離投票尚有九個多的時間,馬英九可以予以彌補。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雖然有部分民眾擔心過於“親中”,但畢竟未有所謂“賣台”的事情發生。而且,兩岸關係改善對台灣經濟的助益,也逐漸顯示出來並正在發酵之中,這是曾經經歷過八年台海緊張而導致台灣經濟凋零之苦的人,都能感覺得到的。更關鍵的是,馬英九雖然魄力不足,顯得有點“無能”,但其操守仍然令人稱道,其團隊的道德暇疵也較少,這與民進黨執政時,除了陳水扁涉及重大弊案之外,其團隊的其他一些人也不斷被揭發出身涉弊案相比,人們自然心中有數:不甜的蘋果總是比爛蘋果要好得多。作為陳水扁執政團隊成員之一,雖是“富二代”卻連“十八趴”的小便宜也貪,就連政策宣達也向像陳水扁那樣反口覆舌(如“核電”和“國光石化”),說話也像陳水扁那樣滔滔不絕但卻沒有實質內容,甚至只是在放“空包彈”的蔡英文,其道德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何況,曾吃過了陳水扁惡化兩岸關係和美台關係苦頭的美國,對“不確定”的民進黨仍是較有戒心,儘管並不喜歡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中“走得太快”,但更擔心民進黨的“台獨”原教旨主義,可能會以各種形式影響選舉結果,以避免在以為“朝核”、中東北非等問題焦頭爛額之時,再為台海問題多操一份心。在北京方面,雖然不會直接插手大選,但倘繼續向台灣民眾“讓利送禮”,台灣選民還是會把功勞記在國民黨的身上,這也將會對他們的投票傾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而“中選會”決定將“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合併進行,由於“立委”小選區的埋身肉搏戰,必將會大為衝高投票率,並帶動“總統”大選的投票率。而投票率高將會有利於馬英九,把那些“失望票”、“灰心票”都動員出來。因此,馬英九的選情,未必悲觀。當然,馬英九也應緊緊抓住這九個月的時間,自省自改,不要繼續“自我感覺良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