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將進入要素重估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1-05-04 08:24:21  


中國已經離“低成本、高增長”的時代漸行漸遠。
  中評社北京5月4日訊/2011年是中國經濟將是中國經濟由高速發展向常規發展的“新時期”,中國經歷了十年“超高速增長”,年均GDP同比增速達10.48%。這種高增長也讓中國承受了各種高風險的代價。

  經濟參考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表示,30多年來中國長期持續的高增長主要得益於“要素紅利、市場化改革紅利和全球化紅利”的巨大貢獻。然而隨著這三大紅利的逐步衰減,中國主要依靠低成本優勢的超高速增長逐漸回歸常態,“大進大出”式的循環發展模式也走到了盡頭,當勞動力、資金、土地、環保等不再廉價的時候,中國已經離“低成本、高增長”的時代漸行漸遠。

  文章指出,當前,出口動力的不足正是紅利衰減的印證,以低工資報酬、高能源消耗以及高額出口退稅補貼的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加上原材料的全線上升,以及人民幣匯率的快速升值壓力,中國出口部門面臨日益加大的競爭壓力。而在匯率爭端和貿易圍剿中,未來中國面臨的國際外部環境也將發生深刻的變化。從貿易順差走向看,中國將逐漸告別貿易持續、大幅度順差時代。

  更重要的是,隨著中國國家財富的迅速增長,“中等收入陷阱”風險也在逼近。根據IMF的數據,2010年中國的人均GDP達到4382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正式步入“中等收入陷阱”臨界點。從中國的實際問題看,“中等收入陷阱”已經是近在眼前的迫切問題,顯示出越來越多的“陷阱”征兆中國經濟增長的投資效率越來越低,能源消耗越來越大,福利缺失的問題愈發嚴重,兩極分化拉大導致社會中堅力量下沉。因此,在結構主動開始調整,而新的發展支撐尚未確立的現階段就出現了動力轉換的“空檔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