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力圖破解困擾其身的最大罩門

http://www.CRNTT.com   2011-05-07 07:13:48  


 
  但要說吳釗燮是“政治騙子”,恐怕詞語“太沉重”。當然,不排除吳釗燮如陳淞山所言,這是吳劍燮要以其曾任“陸委會”主委和駐美代表的“老資格”,並以其個人經驗與政治理解來回應媒體的方式,來向美國展示蔡英文上台後,會對他委以重任的前景,因而他的那番談話內容,仍是按照老黃曆來照念,仍沒有跳出陳水扁時期的老框框,而很有可能會與蔡英文的想法並不對盤。更重要的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直至現在還未正式出台,她還需要繼續窺測方向,一是民意所向,二是大陸態度,三是美國想法,然後才能作出決定。

  實際上,蔡英文在“五都”選後就已體認到,民進黨若要在二零一二年的“總統”選舉中取得執政權,其最大的罩門就是兩岸政策,因此計劃設立民進黨智庫,加強與大陸對話,以強化黨的大陸政策論述及推動與大陸直接交往的能量。不過,這個智庫並非專為處理大陸政策問題而設立,它要處理的問題層面還包括台灣與國際社會的總體戰略佈局,台灣的財經與社會福利問題等。這些議題將以《十年政綱》為主軸進行討論。由於這個智庫是由蔡英文個人出錢建立的“私家貨”,就已明確地為這個智庫定位為專為蔡英文參選“總統”研擬和宣導大陸政策論述的“任務編組”,並非是一個恆常性的機構,也不列入民進黨總部的一級機構序列。而這樣做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在“總統”選舉過程中,推出不同於民進黨傳統核心價值利益的大陸政策綱領時,能靈活地應對黨內基本教義派以至是“獨派”大佬的責難。因此,這是一個專為蔡英文本人的“二零一二大夢”服務的機構。

  蔡英文設立既在組織上不屬於民進黨,但又要為民進黨服務的智庫,還有一個考量,就是可不受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所束縛,可以推出與民進黨傳統核心利益價值有一定距離的新的大陸政策論述。很明顯,蔡英文這樣做是在走“雙軌”策略路線。一方面,她決不會放棄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及傳統價值觀,這既是作為黨所提名的公職參選人應有的忠於黨的政治立場,又是鞏固基本盤的需要;另一方面,卻又要以這個智庫的名義,提出一些較為理性及較為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大陸政策,來爭取中間選民以至是淺藍選民的支持。只要能在將馬英九目前的“強項”--大陸政策,設法予以抵銷,亦即收繳他的“武器”,使到雙方在大陸政策方面都處於同一“起跑線”上,單以自己“執行力強”的“強項”來與馬英九對拼,就有贏的機會。

  確實,經過這一年多來與馬英九的博弈,尤其是自詡為“國際貿易專家”的蔡英文,在“ECFA雙英辯”中打了敗仗之後,就使到民進黨必須謹慎地考量兩岸政策的問題。因為連蔡英文自己都知道,其實她本人與馬英九的特質的重疊度甚高,都是出生於小康之家,都是“三門幹部”--從家門到學校門再到官府門,都是名牌大學的博士生,都是個人品質較為清流,都有一張得分較高的臉孔,都有一副溫和的脾氣,因而要讓選民在“個人”方面抉擇,是互相伯仲。而在“政黨”方面,台灣地區的藍綠選民都已意識形態固化,即使藍綠兩黨各自提出的參選人不是馬英九、蔡英文,其投票傾向都不會輕易改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