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奶粉“黑手”繩於法 營商環境不可侵

http://www.CRNTT.com   2011-05-18 08:22:00  


 
  在此情形下,本港市面曾出現“奶粉荒”,不少本港媽咪及內地來港“自由行”旅客投訴買不到奶粉,甚至具體指出某超市奶粉“貨如輪轉”、轉眼即告售罄的怪現象。當時有人還力稱本港奶粉供應充裕,只是媽咪們太緊張而已,如今“謎底”揭開,其中果然存在“黑手”。

  有關事件,一方以金錢行賄、一方收受利益,令到公眾利益受損,東主的經營權益亦受到侵犯。對此,有人可能會認為,本港乃商業社會,買賣自由,市場有需求或需求大,自然就會搶高價錢,但這種供求上的“隨行就市”和價格波動,與以貪污手法人為操控供應和價格不是同一回事,前者是商業行為,後者則明顯已經違法。

  事件中,廉署的部署和行動表面看似“割雞用牛刀”,無疑奶粉“事小”,但本港的法治聲譽和營商環境卻不僅不是什麼小事,而且是關係到全港市民利益的頭等大事。可以說,本港有兩“寶”,這對“孖寶”就是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廉政公署,而後者恰恰就是前者的最重要保障。一向以來,包括內地改革開放以來,外資都熱中於來港開公司,或者在內地設廠而把總部設在香港,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香港有完善的法治,包括一個“寶劍高懸”的廉政公署,營商者不怕被人“敲竹槓”,更不用擔心開罪了什麼人會遭到打擊報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投資者需要挖空心思想辦法送錢、送禮,在本港,投資者需要的是小心翼翼不能送錢、送禮,以免誤蹈廉政法網。這一差別,就是本港迄今為此在周邊強大競爭對手威脅下仍能屹立不倒的根本原因。作為營商者、作為市民一分子,人人都有責任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良好營商環境,支持廉政和法治。

  奶粉貪賄“黑手”被繩之於法,不僅“BB”開心、媽咪放心,全港市民也可以安心。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