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拉登之死與“阿拉伯之春”的“歷史偶然”

http://www.CRNTT.com   2011-05-23 09:51:15  


拉登的死亡和阿拉伯國家的覺醒運動為重建一個團結進步的穆斯林世界提供了機會。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登載學者張雲的文章《穆斯林世界的重建與文明衝突的彌合——拉登之死與“阿拉伯之春”的“歷史偶然”》,文章內容如下:

   歷史將會記住2011年,首先是席卷中東與北非的“阿拉伯之春”推翻了突尼斯和埃及長達幾十年的獨裁統治,其他中東穆斯林國家也先後發生動蕩,5月初又傳來了世界頭號恐怖組織頭目本.拉登(奧薩馬)被美軍擊斃的消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穆斯林世界經歷的歷史卻是史無前例。“阿拉伯之春”與拉登之死接踵而至的“歷史偶然”值得我們深思。

拉登對穆斯林世界的影響

  本.拉登無疑是穆斯林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最大“功績”在於將穆斯林世界分裂成為了極端主義與溫和主義兩大陣營。拉登作為傳播殉教和“聖戰”的標志,其影響的規模和破壞程度是空前的,衆多虔誠的但并不認同伊斯蘭教就等於聖戰的溫和的教徒被貼上了伊斯蘭教叛逆的標簽,拉登的出現和他的極端思想的傳播并不僅僅是其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和社會原因的。

  首先,拉登的思想在那些被獨裁者統治的穆斯林國家有一定市場。這些獨裁國家不僅民衆普遍貧困,而且因為社會資源分配不平衡,社會階層流動渠道堵塞,不滿情緒隨著獨裁統治的時間推移日益積壓,而獨裁政府并沒有及時將這些民怨疏導,無論在利益分配上還是在思想意識上,民衆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這種情況在年輕人中尤為突出。而拉登正是看到了這些國家青年人的這種訴求,巧妙地利用了這種心理,發起“聖戰”。而獨裁者由於在外交等方面與四方國家的緊密關係,為了讓民衆能够適當地釋放不滿,某種程度上也適度容忍著極端主義思想和組織的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