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容小覷

http://www.CRNTT.com   2011-05-27 09:21:36  


 
  而擔憂歐債危機影響中國經濟,主要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背景下中國對歐元區乃至整個歐盟外貿以及投融資依存度或受損。本周二,高盛集團發布報告,將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0.0%下調至9.4%,這不僅顯示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僅環比增長9.2%的事實,而且今年後三個季度的增長預期也被分別從8.8%、9.5%和9.7%下調至8%、9%和9.3%。報告還指出,中國目前所顯示出的經濟“降溫”跡象,主要緣於需求增速放緩。4月工業產值下滑勢頭格外迅猛,反映了緊縮政策的效果。筆者基本贊同高盛的預測,但需要補充的是,促使中國經濟增速在第二季度將更趨放緩的因素,還包括先前的緊縮政策滯後效應、利潤擠壓、日本地震造成的供應鏈中斷以及目前比較嚴重的電荒、油荒、水荒、錢荒以及用工荒。

  在內需受到一定程度抑制的情勢下,外需也因歐債危機而逐漸惡化。雖然中國與希臘的貿易只占中歐貿易很小比重,不過,由於歐盟是中國最大出口市場,歐債危機再度爆發,歐元區經濟整體下行,必將影響中國下半年整體出口形勢。歐債危機的延續,還可能加劇歐元對美元和人民幣的貶值,人民幣有效匯率也將有所回升,這又將進一步影響中國的出口。一些國際證券研究機構的專家測算,歐元對美元每貶值1%,短期內中國對歐洲的出口增速將下降0.65%;若歐盟經濟增速下降1%,中國的出口增速就會下降6%。近三周來,歐元對人民幣已大幅貶值3.5%,這已給中國的出口商造成巨大的成本壓力。有專家估算,這將使中國對歐出口增速可能會下降2%至3%。

  在這樣的形勢下,中國應當採取果斷措施應對新一輪的歐債危機的衝擊。

  危機的加劇意味著歐洲的進口需求會下降,我們理應做好主動應對歐元區貿易保護主義的戰略準備。這要求中國企業應不斷創新產品,努力開拓新的市場;還要改善進口結構,促進國內的消費升級,進而促進產業升級。更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是,在當前歐債危機時期,中國可通過購買一些歐元區債券特別是“南歐五國”的債券,同時增加中國對歐洲國家的人民幣直接投資,這不僅會對緩解歐債危機有很大幫助,還能以此在抗衡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中,加快人民幣“歐洲化”進程,並敦促歐盟盡早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爭取中國出口產品在歐洲免遭反傾銷措施之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