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會真的開放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5-30 00:26:57  


陸資登台,考驗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
  中評社香港5月30日電/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在《中國評論》月刊5月號發表專文《民進黨兩岸經貿政策主張走向觀察》,作者認為:“可以預期的是,未來不論誰代表民進黨參選台灣領導人,都會審慎提出兩岸經貿政策主張,其基調仍將是在強調維護台灣主體性與‘主權’的原則下採取更加穩健的、有更多條件限制的、一定開放性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文章內容如下:
  
  外界一直非常關注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主張與論述,也多有討論,但對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卻較少有系統地觀察與分析。事實上,在野後的民進黨由於還沒有明確的兩岸政策框架,“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主張也還沒有出台,也就不會有完整與系統的兩岸經貿政策。我們只能從民進黨基本的兩岸立場與有關政治精英人物的相關談話與觀點,觀察與分析民進黨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與調整方向。

  以“政治重於經濟”與“政經結合”為基礎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

  2008年初,民進黨失去政權後,儘管黨內曾有人主張展開大陸政策論述討論,但黨中央認為民進黨大陸政策明確,沒有必要再討論而擱置。2009年5月,黨主席蔡英文同意高雄市長陳菊訪問大陸,呼籲黨內要求調整大陸政策的呼聲,建議黨中央擬定“民進黨公職赴大陸交流注意要點”。不過,黨內對調整大陸政策意見始終不一,爭論不斷。在此情況下,民進黨中常會明確提出“不辯論、不訂注意事項、不陷入政治操作、沒有鼓勵赴中交流”的“三不一沒有”原則,進而對前“立委”許榮淑、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等赴大陸參加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所謂違紀人士祭出黨紀,予以除名,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企圖調整大陸政策的努力宣告失敗。

  2010年元旦,蔡英文在發表的“元旦文告”中表示,“在2010年,我們將提出民進黨的十年政綱”,將包括“兩岸政治與經貿的定位”,但此後一直沒有下文,沒有提出明確的兩岸政策與兩岸經貿政策。五都選舉之後,民進黨決定,“十年政綱”中的兩岸政策將留給代表民進黨參選下屆台灣領導人選舉的候選人決定,作為選舉主張的重要內容。在沒有新的、明確的兩岸政策主張情況下,民進黨也沒有新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提出。不過,通過對民進黨政治精英尤其是主席蔡英文、黨的發言人等對馬英九當局兩岸經貿政策的攻擊、批判與相關立場觀察,可以發現在野後民進黨大陸經貿政策的基本思路與主要主張。

  在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問題上,與大陸主張的“政經分離”政策不同,民進黨採取的是“政治重於經濟”、“政治為主、經貿為副”與“政經結合”的兩岸經貿政策主張,即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維護台灣主權與台灣主體性的基礎之上,或者說將“政治主張置於兩岸經濟發展”之上。

  客觀地講,民進黨並不會完全反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兩岸經貿關係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台灣經濟非常有利,但它強調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不能犧牲台灣的主體性,不能影響台灣的主權,因此民進黨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是定位在兩岸“一邊一國”基礎之上的,是“台灣與中國”的經貿關係,不是“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更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特殊經貿關係,並在上述政治定位下強調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主張兩岸經貿往來與發展。在具體操作上,民進黨不直接反對與否定兩岸經貿關係發展,而是強調在不影響台灣政治獨立或台灣主體性的條件下發展兩岸經貿關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