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李娜崛起背後的職業團隊

http://www.CRNTT.com   2011-06-06 08:10:29  


 
媒介公關的包裝

  可以說,李娜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她依賴網球在這個國度的新興,以個人才華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兌現。

  李娜自幼喪父,曾經內向、偏激。年少成名,更令她有一種近乎本能的逆反心理。在當初的國家隊,提及李娜人們最大的印象或許是她的炮轟以及場上的不冷靜。但如今,人們眼中的李娜時尚而幽默,甚至令澳大利亞媒體直言“非典型中國人”。

  這究竟是怎樣的變化?其實,在兩年前簽約著名的經紀公司IMG後,昔日的“刺頭”李娜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幽默、言辭犀利的明星。網管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透露,“這是李娜身後的團隊,在公關培訓方面所做的卓越努力。李娜在把握媒體問題的時候,經過訓練,這個度變得比較好。以前她是很抗拒媒體的,她不太喜歡跟陌生人溝通。現在李娜接受採訪就顯得很得當。”

  這樣的轉變,也難怪在美國媒體的一份“在最受西方人關注的中國人排名”中,李娜以第6名榮膺 “體育界狀元”,甚至超過了章子怡、郎朗以及劉德華。李娜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優異的成績無疑是基礎,但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更是關鍵。美聯社在澳網決賽後就評價說,“她的英語很棒,有敏捷的思維,鋒利的幽默感。她在場下的生機勃勃和場上的穩定發揮讓她的球迷像軍團一樣增長。”

  是的,現在的李娜代表了更開放的中國所塑造的職業運動員。

商業化的“錢景”

  職業化團隊的保障,良好的公關包裝,以及賽場上穩定的成績,讓李娜的商業開發上也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國際化。

  李娜在大滿貫的成功為她贏得諸多國際知名品牌的青睞。在前不久公布的2011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29歲的武漢姑娘綜合排名列第35位,取代去年的郭晶晶,成為中國體壇一姐。其中,收入榜上李娜以3087萬元位列中國的第43位。

  能夠在歐美人的傳統體育項目中占有一席之地,李娜的成功難能可貴。李娜選擇經濟團隊致力於國際項目。鄭潔她們剛單飛就簽了國內的一些商業廣告,合同價格並不高昂。而李娜的經濟團隊一簽就是大單。

  更重要的是,李娜還有上升的空間。WTA主席兼CEO斯黛西.阿拉斯特預言,今後會有很多贊助商尋求與李娜合作。“球員在商業上的成功,關鍵在於球場上的表現,年齡不是問題,她才29歲。”阿拉斯特坦言, “李娜已成為‘中國的形象大使’,她的夢想是推動中國網球前進10年,我想她的這個願望已經實現了。”

李娜職業生涯

  李娜,1982年2月26日生於湖北武漢,6歲開始練習網球,1999年轉為職業選手。2002年李娜在釜山亞運會前突然選擇退役,進入家鄉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學習。2004年李娜複出。

  ◆ 2005年,李娜的世界排名在5月份升至第33位,超越此前由李芳所保持的第36位的世界排名最高紀錄。 

  ◆ 2006年,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李娜創紀錄地闖進了大滿貫比賽的8強。創造了她個人也是中國選手在溫網上的最佳戰績。

  ◆ 2007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李娜晉級16強,創造了她個人也是中國選手在澳網上的最佳戰績。

  ◆ 2008年,北京奧運會,李娜獲得女單第四名,創中國網球女單奧運會的最好成績。

  ◆ 2009年,美國網球公開賽,李娜創個人和中國金花的紀錄,歷史性的首次挺進美網8強。10月27日,WTA官方網站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排名,李娜位居第15位,這也是當時中國網球選手最高的年終世界排名。

  ◆ 2010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李娜職業生涯首次打入大滿貫四強,世界排名一舉上升到世界第9,成為歷史上首位排名躋身世界前十的中國球員。 

  ◆ 2011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李娜獲得亞軍,創亞洲女單大滿貫最好成績,這是亞洲球員歷史上首次殺入大滿貫決賽。李娜的世界排名也隨之來到第7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