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印經濟差距及戰略含義

http://www.CRNTT.com   2011-06-15 09:22:02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在亞洲的日本已度過其歷史巔峰的情況下,中印經濟差距與兩國地理條件的結合,決定了中國才是未來亞洲地緣政治的樞軸和區域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的學者馬亞華的文章“中印經濟差距及戰略含義”如是說。詳論如下:

  中國和印度是亞洲人口最多、增長最快、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兩國發展成就和發展前景的比較一向頗受關注,因為這其中不僅暗含兩種制度模式的競爭,還牽扯到全球戰略重心東移背景下亞洲地緣格局的演變。有西方精英指出,中印戰略競爭將不可避免,雖然目前中國“兔”在發展競賽中暫時領先,但印度“龜”終將憑借民主體制和年齡結構的優勢而勝出。在亞洲,真正相信這一點的人可能並不多,但“寧可信其有”的人似乎並未稀少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地步。

中印GDP差距大於中美差距

  應用數學中“追及問題”的常識可知,印度能否在一段對人類有意義的時間範圍內(例如100年)實現對中國的超越,關鍵要看兩個變量:一是當前兩國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二是未來印度能否在發展速度上顯著並持續地超過中國。僅就前一點而言,本人認為,印度追趕中國的前景似乎並不太樂觀。如果這一判斷基本正確,那麼未來20年中印之間、以及兩國與區外大國之間的戰略互動將有脈絡可循,未來亞洲政治版圖的基本輪廓不久也將逐步顯現。現作如下分析:

  首先,從官方公布的GDP規模看,兩國經濟實力對比處於嚴重失衡狀態。用GDP衡量國民財富並不完美,但似乎沒有比它更好的指標。2010年中國名義GDP約6.13萬億美元(39.8萬億人民幣),同期印度名義GDP約1.65萬億美元(74.3萬億盧比),中國是印度的3.7倍。根據最新普查,中國現有人口13.4億,稍多於印度的12.1億,可算出2010年中國人均GDP約為印度的3.3倍。僅從絕對規模看,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差距已大於中國與美國的差距,更大於法國與德國的差距。雖然人均差距尚未大到足以把兩國區分為富國與窮國的程度,但在這種差距下兩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絕不可能相差無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