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南海問題不應突出中美矛盾

http://www.CRNTT.com   2011-06-20 08:51:55  


 
  但是現在對於中國而言,戰略機遇期的第二個十年,有一點點岌岌可危,這其中有外部因素,也有我們自己的因素。說實話,當今世界上幾乎沒有哪一個大國真心希望和歡迎中國迅速崛起。在這種國際環境下,更需要講策略。很可惜,我們現在剛剛踏上崛起之路,就有些自我膨脹。我們需要總體從維護戰略機遇期的高度,對我們的戰略、政策、策略進行反思。

  我們在戰略方向上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比如說軍事建設,我們現在發展作為一個大國應該擁有的戰略打擊力量。但是在做大國方面,我們不僅要具有做大國的雄心壯志,更要錘煉和養成做大國的心態以及做大國的謀略。在大國問題上,我們現在發展打衛星、打航母、打巡航導彈。這些東西好不好?當然好,我們必須要發展。但是這里的“機會成本”是什麼?現在周邊面臨這麼多問題,當越南在大力發展攻擊南沙、守護南沙的軍事手段的時候,我們發展的重點是打衛星、打航母,打巡航導彈。如果美帝國主義幹預南沙群島爭端,他派航母來參戰,我們可以打航母。問題是如果攻擊南沙沒有衛星、沒有航母、沒有巡航導彈,你就這點錢,去發展打衛星,就不能充分發展保衛南沙的權益。

  所以我們從戰略指導思想到策略,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就是說,以美國為主要對手,主要目標,集中一切資源做好同美國對抗的準備,這樣做是否符合戰略機遇期的客觀規律和客觀現實?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南海問題上,政策措施方面也有值得反思之處。前不久,南海問題升溫,因為我們漁船到南海去,人家探油我們去維權。反過來想,如果是我們的油船探油,他們去幹預,誰主動?顯然是我們。現在參與越南、馬來西亞等盜采南海油氣資源的,不乏那些在中國市場大賺其錢的跨國公司。我們應該創造一種機制,迫使那些外國公司在參與有關聲索國的這些非法活動之前,必須首先仔細盤算“機會成本”和嚴重後果。它們要麼選擇合法在中國大市場大賺其錢,而抵制來自一些聲索國的利誘;要麼迎合聲索國的非法利益而喪失中國大市場。

  本來在南海爭端當中,我們應該是軍事外交措施以及經濟措施兩手都要硬,很可惜,我們現在是經濟一手軟,軍事外交措施一手硬,但硬的還不是地方,把美國當作主要對手。軟的那一手沒有硬起來,我們在南海錯失了將近20年的良機,不作為。這個期間,越南、馬來西亞從幾十萬噸、幾百萬噸發展到每年開採量數以千萬噸計,一個大慶油田幹出來了。在南海問題上,我們現在面臨最現實的問題,是勘探資源競爭。也就是說,你不能做君子,因為那些聲索國不以君子之道行事。

  舉個例子,我們這麼大一個大國求著越南、馬來西亞和我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但是越、馬從不想和我們共同開發。原因很簡單,既得利益是每年上千萬噸油,誰跟你共同開發?因此現在就得兩手對兩手,外交策略要講,同時更重要的在於你要有行動。我們具有明顯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如果調動起來在南沙群島海域打出幾塊油氣田,形勢就會立即反轉,不用我們央求那些所謂的聲索國,他們會上杆子找你來談“共同開發”。

  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從戰略、策略,乃至到實際政策都要認真反思,著眼長遠,加強兩手,進行統籌規劃,既要加強策略和謀略,也要加強經濟領域的行動。

  來源:中國經濟網2011年06月19日08:39 原題:南海問題中的三個層次矛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