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王崑義:蔡英文能贏馬英九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6-27 00:13:36  


 
  這裡可能大家比較有興趣的是,為何蔡英文在“首投族”會贏過馬英九那麼多?就以語言來分析,過去的“總統”候選人只要一上台發表政見,一定是從國語、閩南語、客家話、原住民語言,一一的向選民問候,這種排列式的問候方法,對40歲以上的選民或許有他們的感受力,但20到30歲的選民,其實早在語言的融合中沒有出現隔閡,所以只要選擇一種語言,大家都可以接受,反而是排列式的問候方式,讓各族群感覺有落差,原住民也許會想,為何他們是最早居住在台灣,但候選人問候時,卻要被排列在最後?

  所以蔡英文要麼就是以國語問候,要麼就是以閩南語問候,不再依照傳統政治人物問候的方式,這反而讓大家有覺得族群平等的感受,這應該是她閩南語雖然講不好,卻能勝過蘇貞昌的地方。而馬英九每次演說也都依照傳統政治人物的問候方式,顯然也是他在“首投族”的支持度會低於蔡英文之因。

  畢竟,選舉不是像在唱卡拉OK,唱歌用不同的語言唱,是一種情感的融合,就像我每次到大陸,只要一遇到我吃飯唱歌的地方,大陸的朋友都喜歡唱“愛拼才會贏”,但其實我更喜歡他們唱過去的“革命歌曲”,像“草原升起不落的太陽”,或是1950年代許多翻譯蘇聯歌曲的“莫斯科郊外的夜晚”,不然就是當代韓紅唱的“青藏高原”或“天路”,既使不要那麼“紅”,那唱一些“兩隻蝴蝶”也好。那才讓我感受到有置身在大陸的感覺。

  最近,台灣可能因為台商到大陸多了,開始創作了一些女生唱國語,男生唱台語的歌,這是迎合兩岸合流的想像,因為兩岸直航以後,不是每個人都要經過廈門,過去也只有廈門人會唱閩南語歌曲,現在呢,大家直接飛到各地,如果有男女對唱的歌,就不會為難大陸女性的非唱閩南歌的難處,這其實不見得是族群融合的表現。就像周傑倫所創作的“菊花台”、“青花瓷”,聽起來明顯的是針對大陸市場,但他在台灣所舉辦的“金曲獎”中所獲得的入圍項目,卻是最多,所以他創作適合大陸市場的歌曲,不必然就不受台灣人的歡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