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30年後站在完善人口政策的路口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0:11:37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訊/2011年7月11日,在第22個“世界人口日”,一條新聞引發了輿論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廣東常住人口已達到1.043億,成為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而恰恰這個中國第一人口大省,近日正式向國家提出“單獨可生二胎”試點的申請,但能否得到批准,尚待國家決定。

  南方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稱,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不包括港澳台地區的話,中國大陸地區現有總人口為13.39億,2000年以來,年均增長0.57%,處於低生育水平階段;與此同時,60歲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中國老齡化進程逐步加快。據預測,到2030年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3.55億,成為不折不扣的“銀發社會”。選擇“未富先老”,還是放開單獨二胎,顯然已執行30年之久的計劃生育政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過去30年被稱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如果人口政策始終不進行調整與完善,老齡化趨勢不斷加速,將直接衝擊社會經濟發展,“人口紅利”很可能成為“人口負債”。目前中國社會普遍家庭架構為“4-2-1”結構,所謂養老金,就是用將來“子”創造的經濟價值來養育將來的“老”,一旦“人口負債”出現,就不會有合理比例的年輕勞動力來創造足夠的經濟價值,這將是社會不能承受之重。

  文章分析,過低的生育率會導致人口長期的慣性負增長,進而在宏觀層面上對一個國家的經濟活力、社會結構乃至民族生存造成衝擊,同時也在微觀層面上牽動這個國家中每一個家庭和個人的幸福與權利。日本老齡化拖垮經濟,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典型。美國《時代》曾發表文章說,日本“失去的10年”有可能延續為數十年,這主要和人口老齡化以及年輕人職業安全感的缺失有關。全球經濟衰退再次暴露了困擾日本經濟的結構弱點:過分依賴出口推動經濟增長、內需疲弱、企業生產效率低下和市場競爭存在障礙。所有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人口結構的失衡,人口的老齡化不僅壓縮了勞動力大軍的規模,而且也影響到了消費市場。廣東是經濟大省,如果勞動人口的人口紅利持續下降,發展將進入瓶頸。為此,廣東申請單獨二胎的理由是充分的,而且作為國家綜合改革的試驗區,應該在各方面包括生育政策的調整方面先行先試。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