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調控豬價只能適得其反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0:52:55  


管理層對豬市規律缺乏了解,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調控失敗的根源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訊/豬肉價格連續12周上漲成為將6月CPI推至三年新高的“罪魁禍首”。儘管商務部此前明確表示豬價由市場調節,但海口市依然拿出掛牌限價銷售豬肉的政策,各方權威表態顯示政府調控意圖強烈。但不要忘記,近十年歷次豬肉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時,“有形之手”都不曾將豬價拉出“暴跌暴漲”的怪圈。

  一、豬價周期性波動本是常態

  “豬周期定律”:行情三年一波動,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生豬生產和價格共經歷過六次明顯波動,主要標誌是價格年環比增長超過10%,其中,有三次大波動,價格年環比增長超過50%。分析豬肉價格的漲跌不難發現,其中存在為期3年左右的循環周期,每個周期又分“上升期、高峰期、下跌期、低谷期”4個階段。因為農產品從最初投入生產到成品上市需要時間,母豬培育期一般是2年左右。行情好時,養豬戶一窩蜂地補欄(養母豬),導致供應量快速增加,價格下跌。深度虧損一定時間後,又大量淘汰母豬,致使生豬供應量快速下降,價格上漲。今次豬肉價格在6月同比漲幅達到57.1%,明顯處於新一輪的上漲期。

  成本要素推高豬價,仔豬飼養成本比去年同期上漲23.3%

  本輪豬價上漲的首要推動力來自於成本。據統計,今年1至6月飼料玉米的平均價格為2.18元/公斤,比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上漲30%以上,生豬飼養員工資同比漲幅在20%以上。按6月份價格測算,購買仔豬育肥出欄一頭100公斤肥豬,飼養成本在1350元左右,比去年同期上漲23.3%。其次,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間生豬價格連續9個月下滑,養殖戶虧損面一度達到58.2%,部分養殖場戶縮減養殖規模,影響了上半年生豬出欄。再者,2010年冬季持續低溫導致仔豬成活率下降,養豬成本上漲、風險加大使生豬散養戶無利可圖,加快退出也影響了市場供應。

  本輪豬肉屬恢復性上漲,剔除通脹要素,20年豬價浮動明顯減小

  從價格走勢看,當前豬價同比漲幅高,部分原因是去年6月份生豬價格處於近年價格低谷,價格同比基數過低,屬於恢復性上漲。也就是說,如果跳出這一輪漲跌周期,以目前豬肉價格對比2007年上半年的情況,豬肉、活豬、豬仔平均價格的漲幅均在20%左右。在把這20%的漲幅放在整個宏觀經濟走勢的大背景下,包括房價、油價、糧食、蔬菜等等日用消費品,這四年來均有不同程度的漲幅,只不過很多消費品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慢漲,而豬肉波動時間相對比較集中,表現的比較明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