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精致與蕭條、核洩並存

http://www.CRNTT.com   2011-07-18 10:52:13  


6月18日,在日本岩手縣大槌町舉行的聯合悼念儀式上,一名小女孩向地震和海嘯的遇難者獻花。當天是日本“3·11”地震及海嘯百日,各地舉行儀式悼念在災難中失去生命的人們。 新華社/共同社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訊/“3.11”對日本意味著什麼?一個日本學者主張這是一個新的時代的開始。他主張今後日本史應分“震前”與“震後”。那麼,“震後”究竟是怎樣一個時代呢。依筆者看,在這個時代,日本人仍會努力維持其精致文化;與此同時,這個國家將在經濟蕭條與核洩治理中艱難前行。東方網日前登載旅日學者劉迪的文章“精致與蕭條、核洩並存”:

  “3.11”後80多個日日夜夜,日本首都圈景色依舊。我住處附近那條叫“淺川”的河,水依然清麗,那些黑黝黝碩大的魚,也如同震前一樣,在河裡慢悠悠晃動。我住處附近的那家小面包房,門口擺塊黑板,寫著面包出爐時間,總有幾個老熟客按時排隊,面包味道依舊。首都圈有3000萬居民,多數人每天乘坐城鐵、巴士上班、下班、上學、放學。城鐵地鐵仍如以往擁擠,也依然秩序井然。校園周邊那些咖啡館,學生照舊聊天、讀漫畫,或做功課。

  但是,核洩前後種種不一樣,讓日本人心驚。東京淺草附近很難看到外國遊客的蹤影,那些傳統店鋪門可羅雀。最近,有個日本人在報上說,核洩後他去美國,跟人握手,一半人不肯跟他握。他恨恨道,他們是怕遭受輻射吧。核洩後,一下子有20多萬外國人離開日本。筆者認識一中國學生從國內給我電話,說她要退學,去第三國繼續求學,此後就杳無音信。還有不少本來準備留日的,也來信說不來了。

  核洩讓飲食業損失慘重。有些不錯的居酒屋,因海水污染,顧客不敢去,倒閉的店不少。筆者常去的一家壽司店即在其中,很可惜。有些店給熟客寫信,請他們光顧。震後,我曾到東京中心,在一家很破但味道不錯的店喝酒,支援倒談不上,心裡是怕這家倒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