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可以放鬆 不能轉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7-31 08:34:10  


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可以在程度上有所放鬆,但不能轉向!
  中評社北京7月31日訊/6月24日,國內A股出現了久違的大漲。刺激股市的直接利好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中國通脹形勢的表態。溫總理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文章稱:“中國已將限制價格上漲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首要任務,並推出了一套有針對性的政策。這些政策已經奏效。總體價格水平目前處在一個可控的區間,而且預計將穩步下降”,“今年價格上漲將得到有力的控制,我們有這個信心”。

  溫總理的這番話,是國內關於宏觀調控政策的爭論激化以來,政府最高官員的首次表態,被市場解讀為中國的宏觀調控政策將會轉向的信號。在市場看來,通脹既然到頂了,未來形勢又可控,那麼從緊的貨幣政策就不會再持續了,甚至可能轉向寬鬆。

  上海國資發表安邦咨詢高級分析師賀軍文章表示,然而,如果宏觀調控政策真的因此又出現大拐彎,難以保證今後不重蹈過去宏觀政策的覆轍:一緊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亂,一亂再緊,如此周而複始,宏觀政策始終在矯枉過正中循環。現在,國內市場對經濟放緩、“錢緊”的擔憂要明顯多於對經濟轉型、結構調整的擔憂,這已經成為一種有影響力的輿論環境。如果在輿論壓力下宏觀調控政策半途轉向,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又將前功盡棄。

  文章認為,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可以在程度上有所放鬆,但不能轉向!相信從中國經濟面臨的長短期問題、“十二五”確定的經濟轉型戰略來看,宏觀政策出現大反轉的概率很小。

  這次溫總理關於中國限制價格上漲的政策已奏效的表態,恐怕與給市場信心有關。在目前歐美部分國家有主權債務違約風險,最近國際上看空中國、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將硬著陸的觀點比較盛行的情況下,給予國際市場信心非常重要。而在國內,對於經濟放緩、企業經營困難的悲觀情緒繼續發酵,對持續緊縮貨幣政策的抱怨日漸增多,作為政府總理,為國內市場打氣也是極為必要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