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一輪外資結構轉型昭示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1-08-01 08:31:14  


 
  第二個轉折點是上世紀90年代初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後,隨著土地政策和資本市場的開放,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形成了“外資包圍國資”的態勢,通過外資與國資的合作、參股、控制、聯盟等形式,推動了國有企業的大分化、大改組,從而形成了改造後以國有資本為主體,以跨國公司全球布局為形態,以出口加工為核心的產業結構格局。第二次轉折點可以稱為外資與國資的結合。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第三個轉折點,可能是在前兩次轉折後的更深層次和更高層次上的一次變革,是外資與民資的結合,這次結合將決定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結構升級是否能夠成功,而率先與這些外資合作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將會成為經濟轉型與產業升級的先鋒力量。經過這次轉折,中國可能會形成一大批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叱咤風雲的高新技術巨人,甚至出現引領世界高新技術的領頭羊。因此,必須高度認識和重視這一重要的轉折。

  文章表示,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對這種外資進入的變化,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意識到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重要契機和轉折點。這種意識上的茫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經濟緊縮的政策正在圍逼已經慢慢成熟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以來,央行六度上調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三次加息,這種緊縮政策至今仍沒有鬆動的跡象。在一系列緊縮政策的綜合影響下,金融體系流動性持續收緊,貨幣市場的資金價格呈持續上升態勢,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融資成本急劇上升的融資困境。民間融資的利率已經高到無法對實體經濟進行投資,從而造成大量民間資本流向投機領域。

  央行採取緊縮金融政策,其目標是控制通貨膨脹。但已有多種研究表明,這次通貨膨脹主要是成本推動型的。歷史經驗已經反覆證明,對付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用緊縮的政策是難以奏效的,過度的緊縮,除了換來“滯脹”外,並不能給經濟注入更為健康的因素。

  中央關於經濟轉型的大方向已經明確,也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但卻並沒有創造出一個經濟轉型的外部環境。要在經濟增長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實現經濟轉型,只有在寬鬆的經濟條件下才有可能實現。而為了對付難以控制的輕微通貨膨脹去犧牲經濟轉型的機會,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央行必須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礎上,逐步放鬆目前的緊縮政策,給經濟轉型一個喘息的機會,也給市場經濟中最為活躍的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才能使他們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領跑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