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郎咸平採訪郭美美失敗在哪兒?

http://www.CRNTT.com   2011-08-05 09:48:04  


郎咸平為郭美美辯解“真相”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頂著“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頭銜微博炫富,郭美美將中國紅十字會“推到”輿論焦點,使其被公眾“拷問”了一個多月,而“導火索”郭美美卻一直只見微博不見人。3日,郭美美母女在炫富事件發生後,首度公開露面在寧夏衛視接受了郎咸平專訪。這一場名人對名人的訪談,在微博上引起了大家爭議,郎咸平的表現被認為有“誘供澄清”之疑,閭丘露薇更直言,採訪很失敗,節目是在引導郭美美澄清(8月4日《新快報》)。南方網今天登載評論員周稀銀的文章“郎咸平採訪郭美美失敗在何處?”:

  郎咸平採訪郭美美失敗在何處? 

  一是採訪者比受訪者說的話還多,到底是誰採訪誰啊?比如,在談到王軍投資中紅博愛時,郎咸平的每次提問都比郭美美母女應答長。對方應答最短的僅有一個字,一般為十個字左右,但郎的提問少則幾十個字,長的多達三四百字。

  二是過於輕信受訪者的說辭。郭美美事件至今還迷霧重重,做訪談節目就要幫助公眾解謎團,窮追不舍,逼其吐出真相。可郎教授似乎忘記了自己作為記者和主持人的身份特征,只要對方說的,他大多以肯定作呼應。比如,郭美美講“(中紅博愛)公司還沒有營業”,郎則應答“因為還沒有營業,所以要賺錢也不可能”。在問到“(王軍)送你這部車的錢,就不應該是中紅博愛的錢了”的問題時,對於郭母搶答“那肯定不是”,郎不但不加制止,進而再去追問郭美美,相反還欣然采納:“那肯定是他自己的錢了”。如此喪失記者或主持人中立立場,採訪的結果能不失敗嗎?

  三是無效提問太多。對於敏感問題的提問,不苛求句句擊中要害,但起碼也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吧,可郎的無效提問卻很多,甚至就是為對方從容應答和背台詞提供便利。比如他問“王軍投中紅博愛,有沒有從中紅博愛賺到錢?”郭美美答“沒有,還沒有啟動呢,還在裝修”。這不就是問了等於沒問嗎?再比如,郎問“(中紅博愛公司)目前還沒有營業,當然還沒有盈利,因此以這個推論來看,我們可以認定,這個錢是他本人給你的?”郭美美答“對”。這樣的提問就有引導話題之嫌。採訪者到底在為誰講話啊?

  從採訪技巧運用上看,郎咸平顯然是中了“游泳健將與長跑冠軍賽跑”的埋伏,但從其採訪提問的傾向來看,似乎他又好像在為誰完成一項任務———利用自己經濟學家的身份意圖挽回紅會的信任危機。採訪者有失權威,受訪者多了一次重複謊言的機會,意欲平反的紅會反而又多了一個弄巧成拙的笑話。而對於更多的公眾,則是又一次被奚落和戲謔,如此採訪不要也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