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全球股市暴跌背後的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1-08-12 09:55:19  


  中評社北京8月12日訊/2008年全球股災猶在眼前,如今各國股市再遭股災。短暫企穩之後,歐美股市周三再次劇烈震蕩,道指大跌4.62%,此前翻紅的滬深股市11日亦雙雙低開。這或許並非股災結束。當前市場信息一片茫然,更需洞察混亂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因素主導了這一輪瘋狂下跌?學者劉海影撰文“全球股市暴跌背後的邏輯”,分析如下:

  首先,被指為導火索的標普調低美債評級顯然不是根源。證據很容易尋找。如果標普調低評級是根源,其作用綫條少不了美債被大舉甩賣、美債價格崩潰、利率急劇上升、美元巨幅下跌等劇目然而,以上環節沒有一個成為現實。不論標普下調前後,美債不僅沒有遭遇拋售,反而受到追捧,美國中期國債價格從6月初至8月8日上升了5.5%。同期,美元綜合匯率也並未下滑,一直穩定地在74點之上震蕩。

   本質上,標普評級只是一種意見之表達,它對機構投資者的參考價值絕不大於機構投資者自己的研究,也並非寰球股災的根源。

  在資本市場中,容易的答案往往不是正確的答案。如果不是標普,那麼,誰是導致股市大跌的元凶?最大的嫌疑人之一,是歐洲。

  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歐洲金融界暴露出不少於美國同行的問題。2008年華爾街崩潰了,遭遇沉重打擊,被迫再融資高達萬億美元。對之對應,歐洲金融界卻似乎奇跡般地安然無恙,以至於法國人可以高高在上地指責盎格魯薩克遜資本主義的失敗與歐洲“貴族般優雅的”資本主義的成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