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究竟是冇料到還是避短迷惑謀術?

http://www.CRNTT.com   2011-08-13 08:48:14  


沒能推出兩岸政策的蔡英文被人嘲笑是“空心菜(蔡)”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訊/蔡英文的兩岸關係政策策略至今未見出台,不但是她早就聲言要拋出的《十年政綱》中的《中國政策篇》遲遲未能出籠,最近還公然聲稱“要等到執政後才說明”。蔡英文究竟是冇料到還是避短迷惑謀術?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富權的文章,就此進行評論: 

  十二年前,陳水扁在決定參加“總統”選舉後,為了消除台灣島內民眾和美歐各國對民進黨“台獨黨綱”的疑慮,先後推出了《台灣前途決議文》和“陳七點”,並由其競選指揮中心的“國家藍圖委員會”撰寫了十分明確也十分詳盡的《中國政策白皮書》,在借用“後法優於前法”的原則,凍結“台獨黨綱”的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具體明確的大陸政策主張,包括“建立穩定的互動機制”、“積極展開對話與協商”、“溝通管道的多元化”,及包含有“積極性措施”和“防禦性措施”在內的“發展經貿合作關係”等。儘管並未能跳脫“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的“台獨”思維,但畢竟也意圖在維持“一中一台”的前提下,能夠打開兩岸經貿的大門。因此,倒能騙倒一些人士,如對國民黨“黑金”腐敗強烈不滿,但又希望能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政商學界人士如李遠哲、張榮發、施振榮、陳必照 、殷琪、許文龍、蕭新煌、林懷民、林信義等人,成立了“國政顧問團”,為意圖實現“政黨輪替”的陳水扁加分不少。

  現在,民進黨推出了希望能再次實現“政黨輪替”的“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本來,以蔡英文曾在“國安會”諮詢委員的任上,為李登輝研疑“特殊兩國論”,及在“陸委會”主委及主管兩岸事務的“行政院”副院長的任內,做過一些諸如修改《兩岸關係條例》,開放“小三通”,推動“八吋晶圓登陸”,主持續發會等還算是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好事的經歷,因而對兩岸事務比當時的陳水扁還要嫻熟,是應當能夠推出比陳水扁更為清晰開放的兩岸關係政策策略的。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直到如今,不但是她早就聲言要拋出的《十年政綱》中的《中國政策篇》遲遲未能出籠,最近還公然聲稱“要等到執政後才說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