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誰還能夠拯救卡扎菲?

http://www.CRNTT.com   2011-08-24 09:31:18  


  
  獨裁者們流亡曾經很平常,但近年來越來越難

  事實上,對獨裁者流亡起監督作用的,不僅僅是互聯網時代才開始的,冷戰結束以來媒體業的發達,早已讓獨裁者流亡這一問題成為民眾關心的對象。

  對引渡事務素有研究的芝加哥帝博大學法學教授巴西歐尼表示,公義的追求與引渡案例的現實政治之間一直呈拉鋸戰狀態,但如今公義一方似已開始占上風。 

  拉丁美洲曾是“流亡者的天堂”:一國強人在獨攬大權或淩虐反對人士到某一個程度之後,自然會遭到反叛或推翻。此時,強人會尋找管道逃往鄰國或本國境內的外國大使館。這些鄰國或大使館都會自動接納剛垮台的友邦領導人。

  但近年來,包括阿根廷、玻利維亞、厄瓜多、海地及委內瑞拉等國,都在探討如何將前領導者從流亡地引渡回國,並面對違反人權罪行或貪腐瀆職的指控。智利成功引渡皮諾切特、秘魯成功引渡藤森,都是引渡流亡獨裁者的典型案例,這大大激勵了有此訴求的國家。

  類似的事情不僅在拉美,國際社會將流亡中的盧安達前領導人坎班達、塞爾維亞前總統米羅塞維奇引渡,接受國際法庭的審判,也大大打擊了獨裁者流亡的問題。引渡條約成為對付獨裁者的利器。
 
  國際刑事法院將成獨裁者的懸頭之劍

  雖然,在羅馬規約框架下成立的“國際刑事法院”迄今為止還沒有完成過一項針對國家領導人的完整審判,也沒有相應的執法力量,但其威懾力已經體現出來。除了南非方面的表態以外,鄰近北非的地中海島國馬耳他也強調,如果卡扎菲或其他利比亞高官逃到馬耳他,將立刻逮捕他們,並送交國際刑事法院。

  國際刑事法院的部分威望,來自於聯合國特設的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和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用以對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者進行審判和懲罰。除去名噪一時的前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受審事件之外,在今年的5月17日,在盧旺達種族滅絕大屠殺中負有主要責任的該國前軍隊領導人比齊蒙古被聯合國盧旺達法庭判處30年有期徒刑。可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可以說,除去越來越多的國家間引渡條約,國際刑事法庭有望成為對付落難獨裁者的懸頭利劍,留給他們的異國退路將會越來越狹窄。
 
  在世界舞台上,還活躍著的“卡扎菲們”雖不及卡扎菲那樣言行出格,但數量也非常不少,若不能握緊槍杆子,只怕下場都不會好到哪里去。唯一能徹底解除危險的辦法,只能是還權於民。

  (2011-08-24 騰訊評論今日話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