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性教育60年:在蒙昧與尷尬中摸索

http://www.CRNTT.com   2011-08-31 12:13:10  


 
現狀與未來 最後一塊陣地?

  和許多長輩一樣,1988年出生的陝西鄉鎮少年俞哲煒,對於生理衛生課的記憶是:生物老師臨時有事來不了。自己盯了半天生物課本的生殖圖,還是沒能明白精子和卵子究竟是如何結合成受精卵的。手淫之後,總是陷入空虛和自責。初二時,他和同學上山玩,竟然發現同學在一邊教唆兩個10歲的孩子進行性交,而孩子全然不知自己受到了侵害。

   幾年後,他完全弄懂了性交全過程,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就感到很恐懼,這才意識到,如果孩子懂得自我保護、如果同學懂得不能侵害他人、如果“天資駑鈍”的自己懂得基本常識,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生物課堂上的那點事,被反覆講了幾十年。老師們遮遮掩掩的態度,也是學生回首性教育往事的殘存記憶。性教育被千呼萬喚,卻仍然步履蹣跚。

  事實上,中國性教育的實踐,一直都還處於探索階段。上海、北京、重慶、深圳等地都進行過性教育的試點和推廣。

  2003年起,深圳市教育學科“十五”重點課題《深圳市中小學性健康教育研究》調查了近三千名學生和700名家長,結果顯示,深圳市小學生基本仍未接受性健康教育。緊接著,深圳市出版首部《深圳市中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讀本貫穿從小學到高中的性教育。除了生理知識,還詳細地談到了懷孕的診斷方法、避孕措施和人工流產等內容,並提及同性戀、性心理障礙等問題。

  2004年,深圳開始在24所學校開展性教育試點,規定小學五六年級每學年不少於5課時,初中階段每學年不少於6課時,高中階段每學年不少於8課時,可開設選修課或講座,並嘗試使用該讀本作為教材。

  根據當時的報道,這本教材引發的輿論關注度超乎人們的想象,人們在猜測,深圳的這本教材會不會成為全國通行本?事實卻是,《讀本》由於“尺寸過大”遭到家長投訴,同時也因為健康教育課未能納入教學課程計劃,首印的兩萬册難以售完,陷入無法廣泛推廣的尷尬境地。

  在重慶的試點,也遭遇了相同的困境。早在2003年,重慶出版第一套性健康教育教材,並在小學進行試點,對學生進行性健康教育。幾年後,按照規定,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校不能隨意給學生訂教育部規定之外的教材,性教育課成為被砍對象。

  2008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新制定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在綱要里,教育部把“生長發育和青春期保健”的教育分為5個水平,從小學一年級貫穿至高中階段。其中,一二年級的教育必須解決“我從哪里來”的問題。而高中階段則明確指出:婚前性行為嚴重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避免婚前性行為。

  “討論了30年,還這麼熱烈?”潘綏銘覺得,目前的討論層次太膚淺,“全世界除了中國和朝鮮,大概都早就開始性教育。瑞典的性教育歷史都有七八十年了,我們現在還沒趕上人家30年代。”

  在他看來,中國整個性教育的方向就是錯誤的,“從五四開始,就把性教育當作滅火器。老師並不是真不懂教學生,而是害怕學生發生性行為,自己要負責,因此最好什麼都不講。”

  在潘綏銘設想的模式中,性教育應該設計成一對一咨詢的形式,而不是統一的課程;性教育不應停留在生理的層面,而應該討論如何戀愛,如何拒絕別人;應該有基本的底線教育尊重對方,雙方自願。至於性教育的目的,“第一傳播性快樂,第二防止性悲劇。要告訴孩子性是正常的,險跟炒股一樣,愛情也有風險,也得謹慎。”

  在劉達臨看來,中國的性教育對人格教育方面遠遠不夠重視。“他的性觀念是健康的還是肮臟的?他怎麼對待愛情?在這方面遇到問題要怎麼處理?這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理想、道德很有影響。”

  他認為,性教育的目標,就是要提倡健康自由、合理控制的性。而健康自由的內涵則是自願和無傷。“自願就是性行為不受到強迫,無傷就是不要傷害自己、不要傷害對方、不要傷害社會。”他說自己既反對保守腐朽的性觀念,也反對毫無邊界的性觀念,性教育應該在兩者間找出一條正確的道路。

  應該如何平衡呢?劉達臨覺得這很難描述清楚,但他堅持認為學校的性教育,應該與魚龍混雜的社會性觀念爭奪學生的最後一塊陣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