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盤點利比亞的贏家輸家

http://www.CRNTT.com   2011-08-31 10:08:33  


 
薩科齊是個人最大贏家

  從個人角度,目前最大的贏家是法國總統薩科齊。他在國內民望大跌的不利氣候下海外下注成功,又遇到明年連任選舉最危險敵手、國際貨幣基金會前總裁卡恩因紐約性侵犯案“自我爆炸”,實在是難得的政治東風。

  作為領頭的“英法聯軍”,卡梅倫首相原本也該是大贏家。可是英國新近史無前例的“打砸搶”騷亂暴露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成為壓倒性的內政課題,利比亞軍事賭博的政治紅利未免大打折扣。

  被美國右翼批評為“從後面領導”這場戰爭的奧巴馬總統處境類似。持高不下的失業率和再次衰退的陰影,成為奧巴馬連任的巨大威脅。連《華盛頓郵報》都承認利比亞戰爭對奧巴馬帶來的好處微乎其微。

  在國際上,對北約挾安理會決議進行赤裸軍事幹預表示不同程度異議的都是輸家,特別是所謂“金磚四國”,以及歷來與卡達菲關系良好的南部非洲(非洲聯盟因此遲遲不肯承認利比亞反對派政府)。“金磚四國”中,公開批評西方新帝國主義的莫斯科,以及被卡達菲援引鎮壓反對派運動而尷尬不已的北京,近期失分非常明顯。

  另一個明顯輸家是風雨飄搖的叙利亞阿薩德政權。在利比亞之後,這是碩果僅存的阿拉伯世俗民族主義政權。除了一直“小罵大幫忙”的土耳其正義與發展黨政府開始“劃清界限”,連一直力挺阿薩德政權的伊朗政府近日也破天荒地要求阿薩德政府回應“人民的正當訴求”。

輸贏布局不會保持不變

  然而將眼光放遠一些,伊拉克的先例揭示上述短期的輸贏布局不會穩定持續。這裡一個重要原因,是“槍杆子裡出民主”實驗本身的悖論:阿拉伯社會內部在這一過程中的主要贏家,除了槍杆子,便是最具有社會組織和動員能力的宗教勢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