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叙利亞迷局難破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09:08:19  


 
  最後,叙利亞的地緣戰略地位特殊,社會結構複雜,一旦陷於戰端,極有可能成為繼伊拉克之後的又一“泥潭”。中東幾大熱點如阿以和談、伊拉克問題、反恐問題、核不擴散問題及庫爾德民族問題等,無不與之息息相關。其中,作為唯一與以色列處於敵對狀態的阿拉伯國家,叙利亞在阿以問題中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正如以色列建國者本.古里安所說:“沒有埃及,以色列不會面臨戰爭;沒有叙利亞,以色列不會實現和平。”在以色列看來,若叙當局為轉移國際視線、緩解國內危局,不惜動員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挑起戰端,則很可能將使“阿拉伯之春”迅速轉換為阿以衝突,使中東陷入戰火連連的深淵。

阿拉伯國家打破沉默

  與旗幟鮮明地反對利比亞卡扎菲政權不同,阿拉伯國家對叙利亞巴沙爾政權的心態頗為複雜。一方面,因為叙政權親近伊朗,背後支持黎巴嫩真主黨、操縱黎政局、涉嫌黎前總理哈里里遇刺案,阿拉伯國家對叙心存不滿。而另一方面,在“阿拉伯之春”的衝擊下,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及約旦等雖得以“幸免”,但隱憂尚存,十分擔心巴沙爾政權倒台將產生更為強烈的新一輪衝擊波,殃及池魚。

  同時,阿拉伯國家還擔心隨著叙國內動亂的升級,美國等西方大國制裁和干涉的調門將一再提升,進而使叙成為“第二個利比亞”的危險不斷增大。鑒於此,阿盟聲明,願為叙利亞走出當前的危機提供任何幫助,海灣阿拉伯國家也承諾支持維護叙的安全和穩定,但均“反對任何外國勢力干涉阿拉伯國家的內部事務”。

  叙對西方威脅置若罔聞,但對阿拉伯兄弟國家的態度還是不能不有所顧及。數月來,巴沙爾政權對來自美歐日趨強硬的批評甚至制裁一直不加理會。但就在阿拉伯國家明確表態之際,叙政府迅即以“健康原因”撤換了原國防部長、主張對反政府示威採取強力鎮壓的哈比蔔。據析,叙當局非常擔心失去沙特等“友好國家”。因此,阿拉伯國家公開譴責特別是召回駐叙大使之舉對巴沙爾政權有所觸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