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互聯網能否撬動中國政治變遷?

http://www.CRNTT.com   2011-09-13 10:32:11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4.85億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訊/中國的互聯網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起步,1994年4月中國首次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絡的直接連接,截至到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其中微博用戶爆發增長到1.95億。評論員石洪龍在愛思想網撰文“互聯網能否撬動中國政治變遷?”,作者認為,“從諸多的網絡對政治的影響和變遷的案例中網民似乎看到希望,但是否網絡對中國的政治變遷的影響真的具有決定性力量,我們是否就可以保持樂觀態度,相信網絡的力量一定能夠推動中國未來的政治變遷呢?顯然就目前來看,這還是有疑問的,從眾多的事實來看,網絡對中國的政治影響並不那麼樂觀。”全文如下:  

  中國的互聯網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起步,1994年4月中國首次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絡的直接連接,截至到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微博用戶爆發增長到1.95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可以說互聯網在中國獲得了爆棚式發展,互聯網帶動了的經濟發展,電子商務、信息產業取得巨大效益,中國信息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26.6%,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不足1%增加到10%左右,截止到2010年建立了電子商務系統的大型企業已超過50%,通過互聯網尋找供應商的中小企業超過30%,通過互聯網從事營銷推廣的中小企業達24%,中國網絡購物用戶已超過1億人,200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6萬億元人民幣。(來源: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 

  除了互聯網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外,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業已形成的開放、自由和共享的網絡開始改變中國人生活、社會、政治等方方面面,中國的網絡社會開始形成,互聯網正在或者已經改變了中國。 

  而其中互聯網政治對於缺乏政治民主的中國意義尤為深刻,被譽為“真相挖掘機”、“信息千里眼”、“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在中國欣起了一股股疾風暴雨式的問政浪潮,形成獨特的、熱鬧非凡的中國互聯網景象。 

  為此,很多人也對互聯網充滿期待,認為互聯網會成為推動中國更加公平、正義、透明、公開、甚至走向政治民主的利器,互聯網必將帶來中國的政治變遷。 

  這樣的觀點不無道理,就從03年以來中國網絡民意對中國政治的衝擊來看,網絡民意對政府的衝擊力度不斷增強,從對事件、官員、機構,再到政策和體制的合法性本身形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之所以網絡對中國政府和政治的影響力、衝擊力浩大,原因無非有幾個:1、政府醜聞多:官員腐敗、瀆職、濫用權力,政府機構不作為、亂作為,政策不合理、不科學等現象層出不窮。2、政府違背基本的公平正義、人道的現象頻繁出現,讓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寒心。3、官員和政府機構違紀、違法現象頗多,憲法和法律得不到貫徹實施等現象也常常成為網民的攻擊點。4、權利的缺失,使得網民廣泛的權利訴求常常成為網絡事件的焦點。5、與有選舉民主的民主國家相比,中國利益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單一,網絡還是目前唯一沒有被完全控制的通道,使得眾人都寄希望於網絡,希望網絡能夠成為強有力的對抗國家的力量,使得網絡成為中國現今最重要的利益表達、訴求、政治參與的渠道,而這或許是互聯網對中國特別意義的最重要的因素。 

  而網絡的衝擊力和影響力也確實使得一些政府對待網絡的態度和策略發生變化,開始更加主動積極地回應網絡民意,領導人與網民的互動交流更加頻繁,並且開始一些改革,逐步形成制度化的互動交流、問政渠道,試圖更加積極地運用網絡來改善政民關係。 

  因此,從諸多的網絡對政治的影響和變遷的案例中網民似乎看到希望,但是否網絡對中國的政治變遷的影響真的具有決定性力量,我們是否就可以保持樂觀態度,相信網絡的力量一定能夠推動中國未來的政治變遷呢?顯然就目前來看,這還是有疑問的,從眾多的事實來看,網絡對中國的政治影響並不那麼樂觀。 

  就從最近的兩個最重大的網絡焦點事件,即“郭美美事件”和“723動車事故”來看,網絡輿論達到至高點,網絡的作用似乎也發揮到極致,但是對中國的政治變遷的影響依舊有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