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探訪卡扎菲老巢

http://www.CRNTT.com   2011-09-22 13:26:16  


 
輝煌不再的權力中心

  進入的黎波里時,戰事仍沒有結束。劉萬利發現,城內槍炮聲不斷,炸彈爆炸升起的黑煙也清晰可見;街上到處都是雙方布置的路障和射擊掩體。

  雖然在兩天前,反對派武裝就聲稱已控制該市絕大部分區域,但卡扎菲支持者並沒有放棄重奪首都的希望,仍在進行局部巷戰。

  8月25日,中國記者進入阿齊齊亞兵營,此時兵營已經對記者開放,“和守衛的反對派士兵打個招呼就能進去”。

  卡扎菲的兵營曾經以重兵把守而聞名:如果有人想翻過半米厚的混凝土圍墻,首先要面對的是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兵營外圍一度部署法國產防空導彈,圍墻後還有蘇式坦克,可攔截來自空中和陸路的打擊。外墻後面有一條很寬的警戒帶,從這裡下車後再到兵營內區,所有人都要通過三層安檢。

  然而劉萬利並沒有看到這些裝備和布防,只有墻上的傳感器和布滿彈孔的厚重鋼筋混凝土圍墻,證明這裡曾經的森嚴戒備。

  “阿齊齊亞”在阿拉伯語意為“光榮之門”。它位於的黎波里市南部,交通十分便利。兵營面積不算大,占地6平方公里左右,與一所綜合大學差不多。

  兵營東邊是通往市區的主幹道阿布.哈利達大街,南邊則是機場高速公路的起點。兩條道路方便卡扎菲前往的黎波里市內或國際機場。

  進入兵營,劉萬利不禁慨嘆,“卡扎菲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原本這裡是卡扎菲統治的象徵,不僅有軍事指揮機構,也是他發表重要電視講話、接待貴賓和家人生活的地方;“兵營失守,也就代表卡扎菲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

  儘管經受了北約的64次空襲,兵營的4米高、半米厚鋼筋混泥土外墻絕大部分仍屹立不倒,而兵營周邊的民居早就成了一堆堆碎瓦。兵營內建築也基本都有獨立圍墻,均為堅固的堡壘。

  兵營內有供卡扎菲支持者集會的廣場、卡扎菲家人的住所以及宴會設施等。卡扎菲的辦公樓,就位於那座著名的捏碎美國飛機雕像前。

  1986年,利比亞特工在西柏林一家迪斯科舞廳炸死了兩名美國軍人,裡根總統於是下令向利比亞發動海空聯合打擊。

  經過4次空中加油,13架美軍戰機飛抵位於地中海岸的的黎波里,對軍營進行了猛烈轟炸,據稱,卡扎菲及其家人在美機來臨前幾分鐘逃出。

  那次轟炸過後,卡扎菲就不在兵營內的原址居住。如今在兵營的西北角,有一座巨大的帳篷,是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眾多住所之一。

  轟炸後,卡扎菲還在兵營中心位置樹起捏碎美國飛機的雕像。這裡成了卡扎菲舉辦集會、向支持者演講的場所。

  2006年,美國著名黑人歌星萊昂內爾.裡奇在這裡舉辦了一場演唱會,演唱會的主題是“和平與和解”,他希望成為利比亞與西方和解的大使,讓音樂跨越宗教和政治的鴻溝。鴻溝並未被彌合。5年後的今天,這裡成為利比亞反對派歡慶勝利的舞台。

  雕像的後面,是卡扎菲的辦公樓。卡扎菲的辦公區域很大,草地上種植了棕櫚樹。卡扎菲本人故意以樸素示人,他的辦公室裝飾較簡單,除了基本的沙發和辦公桌外,沒有用奢侈品作裝飾。

  這座被漆成白色的辦公樓,已被炸得只剩空架子,天棚上的鋼筋裸露著。反對派士兵在經過兵營時,都要進來搶砸一番。如果沒有東西可搶,就把墻上的玻璃、屋裡破沙發再砸一遍。兵營中的卡扎菲畫像、雕塑和壁畫,成為反對派士兵肆意淩辱的對象,他們將“卡扎菲”踩到腳下,以慶祝國家獲得新生。

  與地中海岸邊奢華的卡扎菲子女別墅區相比,這裡只是小康水平。劉萬利進入卡扎菲三兒子薩阿迪位於阿齊齊亞兵營的家。薩阿迪曾是一名足球運動員,在意甲佩魯賈隊效力過,還擁有意甲球隊的股份,回國後擔任利比亞足協主席。據報道,他很少涉足政治。

  劉萬利走進薩阿迪的三層別墅,外面有獨立的游泳池,裡面有大衣帽間、幾十平米的浴室、獨立存放影音碟片的房間,這些房間已被搶掠一空,地上散落的幾十個卡地亞珠寶和手表空盒子,顯露了主人的富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