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歐債危機給我們什麼教訓

http://www.CRNTT.com   2011-09-29 07:59:02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二個原因是施救方案不切實際。歐債危機的源頭是絕大多數歐元區國家都嚴重地違反財政紀律,但歐盟制定的施救方案則是讓德法兩國包括歐洲央行都嚴重地違反財政紀律——動用公共資金和儲蓄存款去購買歐元區二三線國家的國債。其結果如何,雖然不能說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起碼是向受援國家發出了錯誤的信號——可以賴在大國身上,債主身上。從外媒報道中得知,在歐洲央行(ECB)上月決定購買意大利國債後,該國明顯地放緩了預算整固措施。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完全將削減意大利巨額公共債務的許諾變成了空話。德國的媒體幹脆說:就是因為歐洲央行的介入導致意大利預算措施更為混亂。由於歐洲央行開始購買意大利國債,意大利的預算措施每天都在變,該國國債收益率因歐洲央行的購債操作而有所下滑,這給意大利政府發出了可以放鬆削減赤字努力的信號。因此,購買意大利國債的決定是錯誤的。雖然犯錯誤的不僅僅是歐洲央行。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歐元區17個國家本來就是一團散沙,卻非要製造堅強如鋼的假象。歐債危機從希臘蔓延到愛爾蘭,歐元區領導人無數次聚會,每一次都向全世界發表聲明顯示歐元區的團結以及多麼的具有強大的實力。但只要會議一散,雜音立即通過媒體發出,小動作更是不斷。比如上月芬蘭等國就提出救助希臘的出資是必須有擔保的,即有條件的出資。這與歐盟制定的方案是抵觸的,也是希臘不可能接受的。但這個聲音卻告訴了我們事實:希臘債務問題將被歐洲人自己證明根本無解。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四個原因是歐元區主要國家的領導人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錯判形勢,一意孤行。歐洲央行明明知道自9月上旬開始意大利將有6000億歐元的巨額債務相繼到期,而目前的融資成本是意大利無法承受的,但它還是一個勁地買入意大利國債。世界主要評級機構已經多次地發出警告,可能被降級的不僅是歐元區二三線國家,如果意大利出現債務違約跡象,法國甚至德國都會被降級。還有9月28日德國大選,反對黨一定會拿歐盟的救援法案做文章,鼓動選民將默克爾趕下台。這些重大的不確定性事件眼看著一件件都要發生,而歐盟領導人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還在一個勁鼓動全世界各國都來參與歐債危機救援方案。現在中國說“不”了,全世界很多國家將跟著說“不”,很快會有德國、法國包括北歐的國家老百姓都說“不”,違背經濟規律一定會受到懲罰,歐盟領導人將不得不咽下它們釀造的苦果。

  解決之難

  文章稱,歐債危機預計很難拖過9月,解決的方案不是繼續購買歐元區出問題國家的債券,也不是建立所謂的歐元區統一債券市場。唯一的辦法就是斷尾,將希臘開除出歐元區。但客觀地說,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因為比希臘大許多倍的歐元區第三號國家意大利要出事了,後面還排著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要想都救,歐元區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最後的辦法就是逼迫歐元區高負債國家變賣資產還債,但價格只能隨行就市。只有報價更低,市場才起作用,這就需要歐元下跌。可以肯定地說,歐債危機的最終解決是在歐元大跌之後才能評估的。我在很早以前曾經發表文章指出:很多歐洲人總是在祈禱美債危機先爆發,讓蹺蹺板遊戲再度上演,讓全球的流動性更多地從美國流向歐元區,從而掩蓋歐債危機。目前看,美債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很低,而正是這種“鴕鳥心態”使歐元區一次次喪失挽救歐元的時機。現在歐元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雖然歐元還不至於退出歷史舞台,但這種聲音會越來越強烈,歐元的下跌幅度也會更大。未來需要至少20%的跌幅。

  中國怎麼辦?只能看著,不能再買,不要想補倉。可以慶幸的是,我們持有的歐元資產還不是很多,1/4的外匯儲備在貶值,另外3/4的儲備在升值,即使歐元貶值幅度很大,我們受的損失也不會大。問題是今後不能再買歐元了,外匯儲備也不能繼續大幅度增加了。歐債危機告訴我們的教訓不僅是歐元區國家存在問題,而是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都不可靠。可靠的辦法不是無限度地擴大儲備,而是怎樣將儲備花出去。中國的外匯儲備買什麼?可以買技術,人家不賣,逼它們賣,一點點賣;還可以買教育,比如德國的技工學校,我們可以整個買下,為中國培養急需的工程技術人才,和大量服務於產業第一線的技能型人才。歐債危機將給世界和中國都帶來深刻的變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