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蔡英文擔心再輸不敢與馬英九辯論?

http://www.CRNTT.com   2011-09-30 08:24:20  


 
  為此,習慣了“扁式選戰風格”的民進黨支持者,還真的不甚適應,因此將之稱為“非典型戰術”。而馬英九正是窺中了她的這一弱點,採取了悖常戰法,由爭取衛冕者挑戰挑戰者。馬英九這樣做,其實是食髓知味。曾記否?在“ECFA”的“雙英辯”中,原本予人絀於言辯印象的馬英九,卻有罕見的表現,在整場辯論中一直佔據主動位置,充滿自信,其表現與以往溫良恭儉讓的態度大相徑庭,反倒顯得咄咄逼人與攻勢不斷,以犀利批判與辯證技巧不斷攻詰。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肯定這是肯定這是馬英九自二零零八年上任以來,表現最為優異的一次,更展現罕見的自信;反倒是原本被外界看好,應該可以在這場辯論場中佔優勢的蔡英文,卻是“外強中乾”,在辯論過程中表情顯得較為緊張,有點焦慮,而且在申訴的時候,立論、辯論邏輯比較雜亂,還難得出現數度“不輪轉”的卡住。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被蛇咬的蔡英文,也就顯得“三年拍草繩”了。 

  其實,在馬政府早期急於向台灣民眾宣導“ECFA”的內容和意義,但被善於狡辯的民進黨耍盡歪曲的能事之時,蔡英文主動提出“ECFA辯”,或許是一著高明的奇招。蔡英文可以仗著其是國際經貿學博士的專深專業知識,及在李登輝時代就幕後指導“WTO”談判的經驗,以及民進黨的善辯技巧,在辯論中拋出一連串可能連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專業詞彙,來為難馬英九和胡弄群眾,直把只是修讀國際公法, 從未接觸過經貿事務尤其是國際經貿事務,更致命的是拙於言辭及包裝的馬英九辯倒。因此,蔡英文/民進黨當時對“雙英辯”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直理越辯越明”,而是要藉著自己的辯論技巧,達到恥辱和“撼倒”馬英九的目的。

  正因為蔡英文/民進黨的出發點和動機不純,當時勢發生變化時,其就處於不利的地位。實際上,馬政府經過幾個月努力宣導“ECFA”,使“ECFA”的概念深入人心,解除了中南部農民和中小企業的懮慮,而且連美國等國際社會也加入了“唱好”隊伍,這就使馬政府感覺到“化危為機”、“翻盤”的機會已到,於是就順水推舟,利用“雙英辯”,充分運用“真理越辯越明”的道理,籍機將“ECFA”說清楚、講明白,抽掉民進黨抹黑“ECFA”的歪理立足點。通過“雙英辯”,無論是否辯贏,都能提升馬英九及國民黨的民主形象,以反襯在民進黨執政的八年間,沒有舉行過一次朝野政黨領袖平等的面對面地公開辯論。而且可以通過“雙英辯”,進一步強化國民黨的兩岸問題強項,反襯民進黨在這個問題上所呈現的弱項,等於是給國民黨做了一個義務助講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