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張耀傑 反思與紀念辛亥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1-10-08 15:02:12  


 
三、宋教仁與孫中山的路徑歧異

  總起來說,宋教仁是同盟會裡最早而且最堅定地反對孫中山的一個人。宋教仁的主要缺點是,既然要反對孫中山,就應該自己主動退出同盟會去成立新的政黨。但是他沒有這個能力,於是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在同盟會和國民黨內部把孫中山架空,讓你擁有黨魁的名義,而不讓你擁有實際的權力。最後的結果是他自己慘遭暗殺。宋教仁被暗殺之後,孫中山說他是“為憲政流血第一人”,至於宋教仁是怎麼流血的,孫中山始終沒有說明白。我自己研究的結果是,宋教仁是被國民黨內部給暗殺的,第一嫌疑人是陳其美,暗殺宋教仁與袁世凱沒有直接關係。

  宋教仁的湖南老鄉譚人鳳的評價是“英而不雄”,意思是宋教仁很聰明但是不夠勇敢果斷。宋教仁1905年和黃興在湖南發動起義,起義沒有發動就被清政府給鎮壓了,兩個人先後逃亡日本。宋教仁首先報的學校是法政大學速成科,他的同學中有朱執信、胡漢民、張知本、汪精衛。四個月後又到早稻田大學留學部預科壬班學習,宋教仁的成績很好,學習期間改了一個假名字叫宋錬,用宋錬的化名騙取了中國政府的官費留學生資格。宋教仁的最高學歷是高中畢業和大學一年級之間,這樣的學歷在中國的日本留學生裡有很多,黃興的學歷也差不多。陳獨秀、魯迅、郭沫若等後來名氣很大的人,當時都沒有好好學習,真正好好學習的人到日本看一眼就離開了,有的人沒去日本,直接去歐美留學去了。譬如蔡元培、吳稚輝、丁文江、章士釗、郭秉文、胡適、蔣夢麟、徐志摩、陳源、王世傑這些人,他們是真正追求現代文明的讀書人,他們大都是選擇到歐美留學,而且一學就是七、八年。學習外國學問不是隨便看幾本書就可以了,要系統學習沒有七、八年是學不來的。魯迅在仙台醫專學了不到一年,就說再學下去就要變成木頭了,然後就放棄學業專門拯救別人的靈魂去了。魯迅在《文化偏至論》中寫得很明白,他救國救民的辦法是“惟超人出,世乃太平”,“用庸眾為犧牲”,也就是犧牲草民推出像尼采那樣的專制超人,中國就有救了。《魯迅全集》從頭到尾提到“民主”兩個字的地方,都是要反民主的,而不是提倡民主的。我一直認為魯迅就是紙上談兵、寫字罵人的毛澤東,毛澤東就是暴力革命奪取政權的魯迅,兩個人的靈魂是完全相通。

  1907年2月25日是同盟會成立以後的一個轉折點。這一天,孫中山召集了一個很隆重的宴會,六十人參加,有日本藝妓陪酒,花了一千大洋。宋教仁日記裡沒寫黃興有沒有參加。三天以後宋教仁在日記中記錄了孫中山與黃興之間的衝突,原因是青天白日旗。孫中山把這個旗掛在民報社和同盟會本部的辦公室,黃興說這個旗像日本旗,而且還那麼難看。孫中山說,我海外有幾萬人都擁護這個旗幟,還有許多人為這個旗犧牲了生命。兩個人爭吵的結果,是黃興說我不幹了,我要退會。宋教仁在日記裡給出的評價是,孫中山“素日不能開誠布公、虛心坦懷以待人,作事近於專制跋扈,有令人難堪處故也。”

  這個事情發生以後,黃興與孫中山又和好了,宋教仁卻一直不表態,他的內心深處已經與孫中山決裂了。

  這次宴會不久,孫中山帶著胡漢民、汪精衛等人去新加坡開展活動,臨走留下2000大洋給章太炎辦民報。隨後章太炎等人才得知事情的真相,是清政府要求日本驅逐孫中山,日本政府便送給孫中山7000大洋,另外一個日本商人送給孫中山10000大洋,請孫中山暫時離開日本。章太炎對此十分惱火,他把掛在民報社的孫中山照片撕下來,批上“賣《民報》之孫文應即撤去”寄往香港。章太炎後來退出同盟會並與陶成章、李燮和等人重新恢復了光復會。

  同盟會內部更大規模的分裂活動,是共進會的成立。參與成立共進會的人大部分是洪門系統的哥老會、孝義會、三合會、三點會成員,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黑社會成員。這些人到日本有的加入同盟會,有的沒有加入。他們看到孫中山、黃興等人在廣東、廣西那邊一次次發動武裝起義,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便獨立出來成立共進會。1911年發生在湖北武昌的辛亥革命就是共進會與另一個革命組織文學社聯合發動的,而不是同盟會發動的,更不是接受孫中山領導的。這些人是因為對於孫中山、黃興不滿意才從同盟會分裂出來成立共進會的。共進會的孫武、劉公、居正、張振武、鄧玉麟大部分是湖北人;文學社的蔣翊武、劉複基、胡瑛、蔡大輔,大部分是湖南人;兩夥人合在一塊發動了武昌起義。武昌起義勝利以後,文學社和共進會的人又開始互相殘殺,郭世佑教授有一個很形象的用語叫“炒回鍋肉”,他們一次一次地炒回鍋肉,結果參加武昌首義的革命功勛幾乎被全部殺光。挑撥共進會和文學社自相殘殺的,並不是袁世凱和黎元洪殺,而是孫中山和黃興。孫中山手下有一個很得力的地下工作者叫馬超俊,他後來當過蔣介石政府的南京市長。馬超俊在回憶錄裡面講到,同盟會成立不久,孫中山就派他帶著巨款到漢陽兵工廠從事地下活動。辛亥革命期間馬超俊帶領一些廣東人來到湖北保衛漢陽兵工廠。辛亥革命勝利後他又一次到武漢從事地下工作,聯合張振武秘密成立了要推翻黎元洪的鐵血團。黎元洪發現後就請求袁世凱把張振武殺掉了,把馬超俊也給關了8個月。宋教仁被暗殺以後,黃興也是一批接一批地派人到武漢搞暗殺活動。革命黨人要秘密推翻黎元洪,黎元洪當然要搞鎮壓。二次革命時,黎元洪的湖北政府有一個命令,說是只要在武漢見到湖南人就給殺掉。這件事情的根源就是文學社的湖南人與共進會的湖北人之間的爭權爭功。在孫中山搞二次革命之前,武漢已經搞了五六次革命,大都是同盟會、共進會、文學社內部的革命人在自相殘殺。

  宋教仁反對孫中山的文獻材料是最近幾十年才慢慢發掘出來的,在日本外務省政務局跟蹤宋教仁的秘密檔案中保存有確鑿記錄。宋教仁說:“像孫逸仙那樣的野心家做領導人,中國革命要達目的,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的。我們相信,在真正的大首領出現之前,努力鑽研有關的政治的書籍是得體的。”宋教仁還說,“孫逸仙已是落後於時代的人物,不足以指導革命運動。”這在宋教仁的文集裡都有記錄,不是非法出版物裡面不靠譜的東西。

  1911年黃花崗起義失敗以後,宋教仁、譚人鳳等人在上海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這個中部總會雖然承認東京是本部,但是宋教仁制定了很多章程。章程裡明確表示這個總會沒有會長,即使要選一個會長,做事時也要由幾個幹事署名,不是你一個人說了算。他這樣做還是針對孫中山的“作事近於專制跋扈”。由此可知同盟會中部總會不是孫中山領導的,而是不承認並且堅決反對孫中山的領導權的。宋教仁後來成立國民黨,也是按照這個路子來的,國民黨只給了孫中山一個理事長的虛名,實權都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的手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