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印度攪亂南海 企圖牽制中國和平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1-10-18 10:09:54  


 
大陸發展受阻的印度 

  由於受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的阻擋,印度很難在歐亞大陸腹地發揮作用。印度採取了“向東看”的戰略,目的是向東南亞方向發展,首要目標是緬甸和越南。如果印度認真執行這個戰略,那麼必將以中國為首要競爭對手。印度繼承了大英帝國的地緣戰略,要確立和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印度有七個陸上鄰國。錫金被吞並之後,數量減少到六個。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無論是土著,還是一波又一波經過開伯爾山口而來的入侵者,都不曾統一過印度次大陸。甚至跛子帖木爾的莫臥爾帝國都沒有做到這一點。莫臥爾帝國在皇帝奧朗則布時版圖最大,然而歷時非常短暫。在他去世之後50多年,帝國投降了英國東印度公司(1764年)。英國人在印度次大陸及其周圍地區的殖民擴張是逐次進行的,直到他們離去前仍在進行中。 

  印度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原來屬於同一個政治實體,都是英國在南亞殖民地的組成部分。在獨立時,它們因為宗教的原因而分裂。自1947年獨立之後,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關係一直緊張,爆發過幾次大的衝突,至今沒有解決克什米爾的領土爭端。孟加拉國本來是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因對印作戰失敗而分裂。這三個國家都有上億的伊斯蘭人口。 

  印度的北面是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山的那邊是中國。在青藏鐵路通車之後,山脈兩邊力量對比的天平倒向了中國。從巴基斯坦開始,印度以西是伊斯蘭國家的世界。這一陸地局勢迫使它“向東看”,它也只能“向東看”。東面的第一個國家是緬甸。在殖民時代,緬甸一度屬於印度殖民地。這段歷史可能給印度帶來一些方便。但是,緬甸北部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這是印度不具備的條件。實際上,從印度的東北部各邦(在殖民時期英國人從緬甸劃給印度的)開始,大陸東南亞的人種、語言、文化與中國更為接近——雖然印度古代文明(佛教與文字)一直向東傳播到今天的越南南部和柬埔寨。在東南亞,雖然華人在一些國家一直遭受排斥,在總人口中的比例有高有低,卻從來都是最為富裕的族群。在大陸東南亞各國,華人和當地原住民的雜居,可以被看作是華人和其他族群之間的過渡地帶。在過去數百年中,華人以他們的方式改變了東南亞。隨著中國日益富強,他們的存在可能會越來越明顯。

轉向海洋發展 

  由上所述可見,印度在陸地上受到很大的拘束。印度潛在的優勢在海上。印度的東面有孟加拉灣,西面有阿拉伯海,這兩個海域是印度洋向北的延伸。在地質上,印度是一個次大陸。在地理上,可以把印度看作是歐亞大陸向印度洋伸出的半島。因為北方有難以逾越 的 山脈、沙漠和叢林,這個半島相對孤立。馬六甲海峽是東亞的海上咽喉,海峽狹窄,交通繁忙。在馬六甲海峽以西的國家中,印度的經濟實力最強,其海空軍也最強,距離海峽比較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