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梅普“王車易位”的政經邏輯

http://www.CRNTT.com   2011-10-20 09:25:17  


  中評社北京10月20日訊/自從梅德韋傑夫就任俄羅斯總統以來,外界對俄下個政治周期的預測和期盼就沒有停止過。隨著普京日前被政權黨—“統一俄羅斯”黨正式提名為總統候選人,形式的豁然開朗既令人始料未及,又一切在情理之中。梅普“王車易位”的背後到底有哪些難為人知的驅動因素,又將對俄內政外交產生何種影響,這些問題已經引發了專家和媒體的廣泛討論。

   存在著兩種普京王者歸來的鏡像:一種認為這是眾望所歸,過往梅普間存在政治鬥爭的隱喻被放大。普京必須親自參與並執掌自己創造的體系,此舉意味著俄現行政策將更大程度上保持延續性而非斷裂性。另一種則認為普京再次掌權弊大於利,將引發與西方關係的惡化,俄外資流失可能進一步加速,經濟壟斷化趨勢將再度加強,俄權力崩潰可能會提前到來。毫無疑問,這些觀點有其內在邏輯,均不無存在理由,但可能都失之偏頗。

  現有的各種分析中至少忽視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要素—俄在新時期仍可能面臨更加紛繁複雜的內外挑戰。從俄國內各界的討論看,無論民主派還是秩序派,無論屬左、從中抑或偏右,無論是聯邦中央還是地方,這已經是一個基本共識。俄政治精英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加速轉型的國際體系日益趨於無序,隨之而來的則是世界經濟總體發展環境的惡化。在他們看來,2008年源自美國並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機不僅沒有消弭,反而極有可能爆發第二波浪潮,而近期愈演愈烈的歐債危機、美債危機足以充當明證。

  2008年在與格魯吉亞的衝突中打贏“五日戰爭”的俄羅斯一度認為自身會成為金融風暴的“平靜港灣”,但事實上正如普京9月底在宣布梅普換位計劃的“統一俄羅斯”黨代表大會上所說,危機的根源不在俄,可受打擊最沉重的恰恰也是俄:俄衰退的程度比許多國家都要嚴重。而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新一輪經濟危機衝擊波的破壞性影響可能遠遠超過上一波。好不容易恢復到蘇聯解體前實力的俄羅斯,要想克服數個世紀以來首次淪為“二流大國”的風險,已經無法承受更多的折騰和磨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