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0-15,一種開始還是一種結束?

http://www.CRNTT.com   2011-10-26 12:26:46  


北京一所小學與俄羅斯一所小學進行足球比賽交流,全場比賽後中國學生以0-15慘敗。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北京時間10月24日,北京一所小學與俄羅斯一所小學進行足球比賽交流,全場比賽後中國學生以0-15慘敗給對手(詳見鏈接),引起極大關注。評論“0比15,到底是一種開始還是一種結束”指出,在這場友誼賽中,中國學生年級略高、身材高大,不過卻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優勢,除了無戰術配合外,連最基本的拼搶動作都無法完成比賽進行到20分鐘後,中國學生已經是氣喘籲籲。少年強則國強,今天看到我們的少年身體素質與世界其他國家同齡人有如此大的差距,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0比15,一種開始還是一種結束?

  2011年10月26日07:57紅網 王超 評論作者

  北京時間10月24日,北京一所小學與俄羅斯一所小學進行足球比賽交流,全場比賽後中國學生以0-15慘敗給對手。據某門戶網站報道,在這場友誼賽中,中國學生年級略高、身材高大,不過卻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優勢,除了無戰術配合外,連最基本的拼搶動作都無法完成。比賽進行到20分鐘後,中國學生已經是氣喘籲籲。中國足球的成績無需贅言,足球的人才貯備和很多國家比如近鄰日本有很大差距,中國足球的培養方式也備受質疑。這些其實我們都能習慣,足球輸球相信大部分國人都能接受。但是這次的慘敗卻值得我們反思。

  首先,舉國體制下的體育應該回歸大眾。2008年劉鵬在接受採訪時定義了體育的“舉國體制”。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有效組織,就是集中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有效配置全國的競技體育資源。我們將此形象地概括為“舉國體制”。其實我們光看定義比較難以理解,奧運會金牌的數量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體育的舉國體制。的確,奧運會的金牌數可以讓國人驕傲,也可以讓世界驚嘆。但是2008年奧運會之後這種唯金牌論已經廣受質疑和批判。贏了金牌卻並沒有贏得中國人體質的提升,這種金牌本身就沒有根基。體育似乎距離大眾越來越遠,這次的小學生足球賽就是很好的證明。舉國的體育體制在某種程度上背離了體育最本真的概念。拿金牌是運動員的事兒,但是體魄的強健卻是全民族的大事。

  其次,素質教育大環境下的體育教育亟需重視。應試教育的弊病之一就是唯學習成績論,為了升學的學業成績,很多學校的體育教育一直受到忽略。另一個方面的問題是,在很多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下,體育設施和體育老師都十分缺乏,學生的基本鍛煉都難以完成,更不用提在體育上的提高。2012年山東省把體育成績納入高考引起熱議,看似積極地做法其實實屬無奈。我們尚且不說這種以“應試”來“逼”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做法有沒有效果,但是從長遠看這顯然不是個值得推薦的做法。

  最後,國民身體素質的提高是長久之計,而非一朝一夕。目前我們的體育鍛煉其實受很大的局限,大城市中體育場館的不足,中小城市體育鍛煉設施的缺乏。我們用積極的心態看待這些,就算體育場館和設施都充足,高頻率的生活節奏以及工作的奔波,人們從事體育鍛煉的時間也是少之又少。可見全民體育鍛煉受到多方面的局限,除了舉國體制,應試教育,還有諸多的社會問題需要解答。

  少年強則國強,我們當年不想被貼上東亞病夫的標簽,現在也是。但是撕掉標簽之後我們還會迎來什麼樣的標簽值得考慮。而今天看到我們的少年身體素質與世界其他國家同齡人卻有如此大的差距,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0比15,到底是一種開始還是一種結束,我們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