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政策及時轉向化解潛在風險

http://www.CRNTT.com   2011-10-27 06:42:25  


  中評社北京10月27日訊/今年以來,歐美國家“雙債危機”愈演越烈,世界經濟衰退風險明顯提高。中國證券報發表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首席分析師陳克新文章指出,如果應對不當,有可能拖累中國經濟“硬著陸。因此應逐步將緊縮性調控政策向寬鬆方向調整。實現國內需求的進一步擴大,減少對出口市場依賴,應當成為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

  應對最糟糕局面

  文章認為,美歐國家“雙債危機”問題之所以矚目,主要在於全球金融體系會因此遭遇重大衝擊,甚至引發世界經濟的嚴重衰退。為此,全球權威機構紛紛發出警告。美國“借債天花板”提高以後,雖然債務違約風險暫時解除,但其公共債務規模更加龐大,削減赤字措施使得政府開支緊縮;同時普通家庭亦負債累累,不吃不喝也要將近10年才能清償債務。

  美國各級政府部門與普通居民一起捂緊“錢袋”,消費乏力,使得經濟復甦雪上加霜。更令人憂慮的是,如果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債務違約,將引發多米諾效應,全球金融體系、世界經濟及其出口市場所遭遇的衝擊將無法想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出口發動機勢必因為歐美市場急劇萎縮而驟然減力,國內中間供應環節及消費也將受到衝擊。

  2011年1—9月累計,全國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2.7%(名義增長率),比去年同期回落11.3個百分點。如果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出口(數量)增速應當已經回落到了10%以下,預計明年出口形勢更為嚴峻。如果世界經濟陷入更為嚴重的衰退,隨著歐美國家市場購買力大幅下降,今後中國出口(實際增速)很有可能出現負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要是國內固守緊縮政策不變,甚至還要加碼,將會拖累經濟增速掉到7%以下,出現所謂“硬著陸”,這是最糟糕的局面。

  包括美國、中國在內世界經濟集體過度減速,勢必削弱全球能源、礦石、金屬、橡膠等大宗商品需求,並由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機資本推波助瀾,幾乎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會再次暴跌,出口企業日子難過,股市、房市行情也不會樂觀,甚至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時水平。

  雖然目前來看,世界經濟更加嚴重衰退局面還不一定出現,至少不會馬上發生,但風險確實存在,我們要有應對最糟糕局面的風險意識。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