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權宜性政策到現代制度的跨越

http://www.CRNTT.com   2011-11-04 08:34:48  


在面向現代國家構建的基本問題時其根本要求就是對現代國家各個領域的制度構建進行全面的思考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訊/近日,經國務院批准,一批經濟領域里的法律法規將正式施行。包括備受關注的提高企業增值稅起徵點的減稅政策,尤其是對金融機構與小微型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這樣一批影響民眾生活的政策出台,對構建現代制度的作用顯而易見。

  中國產經新聞發表評論表示,這一類的法規在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對我們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影響深遠。從摸著石頭過河到實行市場化體制,當初的各類權宜性政策已經逐漸為現代制度的構建夯實了一個較為牢固的基礎。

  改革之初,權宜性政策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制度轉軌的重要思想資源。隨著改革的逐漸深入,隨著資本結構調整等若幹市場舉措的推出,權宜性政策本身的持久性作用自然遭到質疑。尤其在幾年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一些權益性政策是否能夠繼續發揮有效作用,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構建更高層次的現代經濟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

  我們也應當承認,權宜性政策之所以受到批判分析,這與關心國家經濟發展的國人和對政策執行的誤讀有關:一些人基於對計劃經濟時期各種行政指令的批判習慣而選擇了質疑,他們所理解的政策都在和特定歷史時期做對比;還有一部分,則把西方的新自由主義關於市場的論說高度概括後,片面性地進行鼓吹。仿佛所有的政策都是一個膚淺的權宜之計。當然,針對政策的適宜性和持久性的分析研究是必要的,但這種片面的對比則同樣抽空了政策制定的內在根基,並非符合中國國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