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龐中英:中國應否和能否“輸出價值”?

http://www.CRNTT.com   2011-11-23 10:15:28  


龐中英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訊/什麼是中國價值?中國應否和能否“輸出價值”?南方網日前登載學者龐中英的文章《中國應否和能否“輸出價值”?》,論述如下:

  中國過去一個世紀不是向世界主動“輸出”價值的國家。哦,毛澤東時代有被指責的“輸出革命”的。不過,“輸出革命”是西方的“中國問題專家”的術語,實際上,這類把“中國革命”與世界的“民族民主運動”聯繫起來的相互支持行為,還不是、也不可能是帝國主義式的價值輸出,因為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並非帝國,也沒有帝國主義的外交政策。至於其它一些東西,即不是中國強加給世界的中國影響,如不脛而走在世界上流傳的孫子、墨子、孔孟、毛澤東(如其“游擊戰”、“三個世界”等理論與實踐)等中國思想,從主體的方向看,指的並不是一種經常的、大量的、持續的外交政策行為,而是潛移默化的、從客體選擇的角度看的中國影響。 

  但是,以前中國在全球價值體系中極其有限的記錄,並不是中國現在和未來不輸出價值的根據、理由和借口。鴉片戰爭後直到變成“世界工廠”,中國也不是商品“貿易大國”,而是被叫做“閉關自守”“自給自足”的典型,但如今已是“世界貿易大國”了。所以,若未來中國成為價值輸出大國,請不要吃驚,因為那樣很自然,是水到渠成的邏輯。 

世界價值體系和世界價值市場 

  長期以來,在這個被叫做“西方的時代”、“美國的世紀”,“西方價值”變成了“普遍價值”,即世界價值體系的全部。今天,面對西方的經濟、政治與社會危機,我們完全可以把這種西方價值壟斷全球價值、西方價值等同於全球價值看做是西方的價值霸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