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餘永定:“兩率”改革是當務之急

http://www.CRNTT.com   2011-12-21 08:10:43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
  中評社北京12月21日訊/從過去一年多實踐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實質是資本項目自由化。資本項目自由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人民幣國際化的每步進展,都要以資本項目自由化的相應進展為條件。

  《財經》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文章表示,當前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爭論的要害在於,在當前國際金融劇烈動蕩之時,我們是否應該進一步推進資本項目自由化?如果打算進一步推進,其正確順序是什麼,時間如何掌握?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是在中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大匯率風險,中國外匯儲備面臨越來越大資本損失壓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然而,在實踐中人民幣國際化卻異化成撬開中國資本跨境流動管理防火牆的一種手段。

  在過去一年來,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主要體現在香港人民幣存款和人民幣債券發行量的上升。而取得這些進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政府取消了對貿易結算換匯、用匯的限制——允許進口企業用人民幣在香港購匯用於貿易結算(出口企業也可用人民幣結算)。

  在國內人民幣匯率低於香港人民幣匯率(即在香港人民幣較貴、美元較便宜)和國內金融市場利息率明顯高於香港金融市場利息率的條件下,允許流出大陸的人民幣回流,即允許非居民將所得到的人民幣投資於大陸金融資產(人民幣債券以及未來的人民幣FDI),意味著如果持有人民幣就可以通過套匯和套利得到雙重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在香港,人民幣存款迅速增加、人民幣債券得到追捧是最自然不過的。

  文章稱,資本項目自由化自然有其積極意義,而且可能最終難於避免。但資本項目自由化同時意味著巨額國際資本可能突然流入或流出一國,對該國經濟穩定造成巨大衝擊。在比較正常的形勢下,資本的跨境流動將隨套利、套匯和其他贏利機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影響一國的經濟和金融穩定。對資本項目開放之前已經完成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經濟體來說,資本跨境流動對其宏觀經濟穩定的破壞作用可減少到最低程度,即使是它們,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也還需恢復資本管制,套利和套匯機會則會隨利率和匯率的變化而在較短時間內被消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