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兩岸交往中存在變與不變 對策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00:27:25  


兩岸交往:和平繁榮成主題詞。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許川在《中國評論》月刊十二月號發表專文《兩岸交往中的“變”與“不變”》。作者認為:“兩岸交往是兩岸關係中的大事,其發展好壞直接影響著台海乃至整個亞太未來的走向。牢牢把握好兩岸交往的主題與步伐,切實分析兩岸交往的現象、規律與問題,及時糾正和完善兩岸交往的方法與內容,對於進一步認識、發展、深化兩岸關係至關重要。”因此作者以兩岸交往現實為基礎,用辯證方法論為手段,試圖綜理出兩岸交往中的“變”與“不變”,以便明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之方向。文章內容如下:

  兩岸交往中的“變”

  (一)台灣民眾對兩岸交往的意向存在變化

  當代社會,隨著民主政治制度不斷發展與完善,反映民意的代表機構日益受到推崇和重視。任何政黨、社團和組織都不可能擯棄民意,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近二十年來,台灣主流民意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當局的兩岸政策,一定程度上左右著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就“統獨”議題而言,台灣民意變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兩蔣時期,因實施了強有力的管制(即戒嚴),台灣民眾“一邊倒”地傾向統一;二是李陳時期,李登輝暗中扶持和任用台灣本土派,強化所謂台灣本土意識,加之陳水扁不斷製造和升級“台獨”活動,使台灣民意向“台獨”傾斜,支持“台獨”的比例逐年升高;三是馬英九時期,儘管兩岸關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然而並沒使民意朝著正面方向長足發展。據台灣《聯合報》2010年所作關於“民眾對台灣前途的主張”之民調顯示:“一成六民眾主張儘快獨立,一成五主張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百分之五主張急統,百分之九主張緩統,五成一希望永遠維持現狀,僅百分之四無意見”。(注1)可見民眾在經過一定時期後,對於台灣前途已多有定見。有學者還總結了台灣民意的結構模式,即“形成了以南北地域、地方派系、族群差異等為特徵的結構模式”。(注2)由此可以分析出,台灣民意結構並不是成單一化趨勢,而是一個紛繁複雜的融合體,從而提高了爭取台灣民意的難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