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新認識和把握中國經濟三個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12-01-01 09:03:51  


  中評社北京1月1日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對期盼貨幣政策有所鬆動的股市人士來說,未免有點錯愕。滬深股市繼續下探,在全球股市中依舊扮演著弱勢市場的角色。

  上海證券報發表首席編輯亞夫文章稱,然而,細心觀察當前的內外部經濟形勢,品讀本次會議傳遞的政策信息,可以發現,明年的宏觀經濟政策與調控方法和手段與今年不可能雷同。具體而言,明年中國經濟對內對外的三個循環都將會發生新的變化,因此宏觀政策措施也將要根據新的情況作出更靈活、更有針對性的微調。尤其在消費內需方面,如何採取更有效的辦法,已是影響調結構、轉方式的全局性問題。

  文章指出,要看清楚明年宏觀政策的具體走向,首先需要重新認識和準確把握中國經濟對內對外的三個循環。因為,這三個循環的孰輕孰重以及先後次序,與過去相比都已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是與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循環,這是中國經濟近30多年來最重要的外部循環。30年來,正是與發達經濟體之間存在著明顯的要素差異和比較優勢,中國經濟才獲得了超常發展,成了“世界工廠”。然而,從全球貿易與製造業總體情況看,由於中國增速很高而且體量越來越大,因此,不可能再依賴發達經濟體的過度消費來維持這種供給了。這一環節的關係就此發生了逆轉。

  具體到明年,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雙邊貿易增速將會繼續下降。事實上,這個趨勢在近兩年已經很明顯。統計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對歐美日的雙邊貿易增速已低於中國外貿總體水平4到7個百分點。其中對歐美日的出口增速都在逐波下降。當然,這是指增速。由於歐美日在中國出口中占有四成份額,因此即使有一點增長,數量也是可觀的。因為它的基數很大。

  第二個循環是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關係。這是入世以來,特別是近年來,中國與金磚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正在日益增強的經濟聯繫。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同比增長25.1%,東盟已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而與其他金磚國家的雙邊貿易也增長了40%。這一數據隱含了第二個循環中的廣泛市場需求與複雜的地緣政治需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