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在歷史拐點上力爭穩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12-01-05 08:16:01  


2012年中國經濟將站在歷史的拐點上
  中評社北京1月5日訊/2012年,對中國經濟的過度悲觀判斷並不可取。中國經濟不得不選擇去房地產化,自然不可避免地就要承受經濟轉型的歷史風險和陣痛。但經濟發展積累的物質精神財富,在“穩增長、抑通脹、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方針下,應能控物價抑通脹和惠民生促和諧兼得。

  上海證券報發表上海金融學院公共經濟管理學院博士溫建寧文章表示,站在2012年歲首,如果把歷史的篇章向後回溯,2011年無疑是世界經濟的動蕩之年。世界經濟深陷艱難探底的泥坑,備受金融危機肆虐滯後的影響,不但美債危機集中爆發,全球信用經濟的交易模式遭遇挑戰,各主要國家股市損失慘重;而且歐洲核心國家債務風險愈演愈烈,並爆發了騷亂,資本市場再次跟著暴跌遭殃。在歐美債務危機陰雲籠罩下,世界經濟復甦乏力走向蕭條,居民預期收入下降失業率上升,民眾即期消費能力受到嚴重壓抑,後金融危機時代經濟失速加快,風險敞口和風險暴露遠勝過了危機初期。

  作為世界貿易第二大貿易經濟體,中國經濟當然也無法獨善其身,特別是對經濟增長貢獻度較大的出口,主要出口產品市場因為居民實際購買力快速下滑而導致有效需求嚴重萎縮,外需出現了中國加入WTO十年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同時,危機時期國與國之間普遍“各人自掃門前雪”的明哲保身氣氛漸濃,不僅中美之間頻頻產生貿易摩擦和制裁爭議,而且中歐之間也是貿易糾紛和經濟矛盾多如牛毛,中國產品出口最為依賴的外需遭遇“千年奇寒”跌到冰點,中國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現存的致命弊端暴露無遺,缺乏主動性和靈活性的彈性應對空間,極其容易受制於人、容易受制於外部經濟變局。在外部環境惡化的倒逼下,中國經濟轉型亟需“斷臂求生”走向破釜沉舟的境地。

  文章指出,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也是中國經濟的轉折之年。所謂轉折,有四個層面的深度含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