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貿易逆差對中國的警示

http://www.CRNTT.com   2012-01-11 08:37:23  


中國要想避免"日本現象",改造金融業是經濟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據摩根大通分析,外貿立國的日本將出現自196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貿易逆差,意味著日本經濟即將出現某種重大轉折,一旦逆差在未來成為常態,則基本可以宣告這種由日本首創的外貿立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到盡頭。南方網今日登出獨立財經觀察人士陳寧遠的評論文章“”,作者表示,“日本的外貿逆差,日本產業在世界市場競爭之中的地位旁落,是中國在不久的將來非常可能碰到的局面。中國要想避免‘日本現象’,改造金融業,是經濟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事情,既宏觀也微觀;既迫切,也是長期之計。”文章內容如下:

  日前新浪財經報道稱,據摩根大通分析,2011年日本將出現自1963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貿易逆差。毫無疑問,這是世界經濟生活的一件大事,外貿立國的日本出現外貿逆差,無論怎麼看都是日本宏觀經濟模式在“失去的20年”後一個轉折性的標誌,意味著日本經濟即將出現某種重大轉折,這種轉折即便有很大的可能向好(但不能確定,因為這需要日本經濟管理和發展方式有根本性的改革),逆差也有可能在未來成為常態,從而基本宣告日本首創、後發國家紛紛效仿的外貿立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到盡頭。 

  日本的外貿逆差,日本產業在世界市場競爭之中的地位旁落,是中國在不久的將來非常可能碰到的局面。中國製造是以人力成本低廉而獲得比較優勢的,暫時看大規模取代中國的地區可能還沒有出現,但隨著印度、東南亞(如越南)和拉美的一些國家(如墨西哥)逐步在製造業上參與全球一體化競爭,相對於日本的產業技術和工藝優勢,中國人力資源的優勢可能更容易消失。上世紀80年代,韓國和中國(包括中國台灣)在大到汽車、鋼鐵、造船,小到家電等行業,尚不能和日本匹敵,新世紀以來,日本在這些領域已經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了。

  而“中國製造”升級換代的能力遠不如日本,大到汽車,小到家電,“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的品牌和技術也不如日本。目前“中國製造”里數量巨大的代工業,更容易大規模向海外轉移而導致中國產業空心化。儘管從物理空間來看,中國產業轉移可從東部轉移到中西部,但這種國內戰略轉移貌似有宏觀活力,其實不過是廣東模式(假如有)在中西部的複制,是中西部地區重複20世紀90年代的廣東所做的經濟活動而已。這種戰略縱深能夠得以實施是中國強過日本的優勢,但更可能是劣勢,從而導致中國東部產業空心化,西部也沒能完成產業對接——這是完全可能的,因為“中國製造”的產業轉移,不是國內一個方向,而是國際和國內同時發生。西部此刻對接中國東部,在國際視野裡看已無任何優勢,包括人力資源的優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