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成本推動型通脹逼近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1-16 08:51:49  


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將成為中國新的通脹壓力
  中評社北京1月16日訊/12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下15個月的新低,這似乎讓國人長長舒了一口氣。然而,從未來發展趨勢上看,通脹態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儘管短期內推動物價上漲的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長期壓力依然難以得到根本性緩解,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將成為中國新的通脹壓力。

  新京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分析,本輪通脹的回落是伴隨著宏觀經濟的下行開始的,中國經濟增速逐季走低,從2011年一季度的9.7%回落至三季度的9.1%,四季度GDP還將進一步下行。與此同時,中國物價漲幅7月份達到同比上漲6.5%的峰值後,漲幅呈現回落趨勢。

  此外,翹尾因素的消失也是物價漲幅回落的重要因素。當前CPI的趨勢性回落,與去年年初的物價走勢不同,去年上半年物價大幅上漲,其中有相當成分為翹尾因素所致。然而目前翹尾因素已基本消失,可以說12月份物價4.1%漲幅全部歸於新漲價因素。表面上看,當前物價漲幅已經大幅收窄,但如果考慮到這已經沒有翹尾“水分”的影響,而是真真實實價格上漲的話,4.1%的漲幅也並不算低。

  文章指出,控通脹不能盲目樂觀,當需求型、貨幣型以及輸入型通脹消退的時候,成本型通脹卻正在逼近。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持續推進,當前中國已經進入了長期性價格上漲壓力凸顯的發展階段,勞動力、土地、資源、環境等成本上升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正瀕臨“劉易斯拐點”的時間窗口,低端勞動力工資進入上升期,國民收入分配改革有望繼續深化,而電、水、天然氣的價格和環保收費等也長期偏低,需要要素價格形成機制的改革得以調整,特別是農產品價格上漲以及農民增收,這些都必將帶來長期通脹的壓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