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馬應“政經並舉”尋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2-02-05 08:42:24  


馬英九要拚歷史定位,不能光靠拚經濟,而必須政經並舉,尋求兩岸關係新突破。
  中評社北京2月5日訊/資深台灣問題評論員林修祺昨天撰文“馬應‘政經並舉’尋突破”表示,馬英九在競逐其歷史定位的使命感下,首先必須弄清楚他目前面對的最重要最關鍵的議題是什麼。馬要拚歷史定位,不能光靠拚經濟,而必須政經並舉,尋求兩岸關係的新突破,創造前人未曾達到過的歷史高點,自可在歷史上留下他的足跡和印記。

  馬英九在爭取連任的“大選”勝出後翌日表示,“未來這四年,我沒有連任的壓力,可是有歷史評價的壓力,我一定會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好,在歷史上留下典範。”他要做的事情有許多,卻沒有明示用什麼開創性的大作為在歷史上留下典範,只籠統表示,未來四年會大刀闊斧推動改革,讓台灣脫胎換骨。

擴大兩岸開放政策

  馬英九在1月14日晚上發表勝選宣言時說,“高興一晚就好!”電視上的親藍“名嘴”立即當頭棒喝:“只是鬆了一口氣!馬英九贏了,並不是人民太喜歡馬,而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太恐怖”,“台灣經濟將面對歐債危機的衝擊,馬英九的對手是韓國李明博”。馬英九屬意擅長財經的陳沖出任新“閣揆”,組織財經“內閣”,顯示馬英九未來的施政重心就是拚經濟。

  然則怎樣才能提升台灣的經濟呢?在選前曾力挺“九二共識”和馬英九的鴻海總裁郭台銘提出:馬英九在第一任時,可以當“全民總統”,但在第二任期,要為台灣的未來有所主張,更要拿出魄力來,提升台灣經濟及台灣產業的競爭力。郭台銘認為,現在全球經濟什麼都不確定,唯一確定的就是衰退,加上台灣面臨產業結構的調整,在內憂外患下,如何因應內外的衝擊和挑戰,希望馬英九在第二任四年里,一定要在兩岸的議題上,為台灣爭取更有利的條件。這為馬英九未來四年任期指出了正確的路向和注重點,即加速和加強兩岸開放政策是重中之重,比馬提出在未來十年內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更加切實和明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