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城市中國”的緊迫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08:48:12  


  中評社北京2月8日訊/中國一直被看作是鄉村國家,但這種情況現在已有了改變:國家統計局在農歷新年前宣布,目前中國總人口近13.5億,城鎮人口占51.27%,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財經國家周刊發表時評人鄧聿文文章表示,這是一個非凡意義的變化,因為在中國文明史上,“城市中國”正登上歷史舞台。比起農村,城市因為有人口的集聚和規模效應,生活與生產方式、職業結構、消費行為及價值觀念都將發生深刻變化,形成一種全新的城市文明。

  中國的城市化一直相應滯後於工業化,可能有15個百分點的落差。一般來說,隨著工業化的到來,城市化也將很快來到,這中間的時間差不會很大。如果兩者長期不匹配,就會產生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矛盾,從而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的出現。目前的中國就是這樣。因此,城鎮人口首超農村,暗示兩者的時間差將縮小,有助於緩解其內在關係,消除矛盾隱患。

  另外,就經濟增長而言,城鎮人口大於農村也意義重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經濟至少還有20多年的高增長。這個預測的前提和基礎,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

  文章指出,無論其他國家還是中國自身的發展都充分證明,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城市化進程相生相伴。目前美國的城市化率約為82%,日本和韓國的城市化率分別約為66%和82%,即使要達到日本的城市化水平,以中國當前每年推進1個百分點的城市化率計算,大約還要15年左右的時間。何況,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落後於工業化進程,這意味著城市化對經濟增長仍有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

  這種推動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的:首先,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將對生活服務業和日用消費品供給產生巨大拉動作用;其次,更大更多的城市需要更多更好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再次,“好的”城市化將有益於資源的集約利用和環境保護,有助於從長遠提升中國的戰略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